[实用新型]可改变尖端指向的医用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33278.0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1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曹轲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康泉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6 | 分类号: | A61M25/06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盛唯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6 | 代理人: | 胡红林 |
地址: | 443005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变 尖端 指向 医用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改变尖端指向的医用导管,其包括用于放置穿刺针的主管腔、第一辅管腔和第二辅管腔,第一辅管腔和第二辅管腔的底端分别与主管腔的两侧连通,且第一辅管腔和第二辅管腔中分别设有牵引线,牵引线的一端从第一辅管腔或第二辅管腔中穿过主管腔至主管腔的前端,另一端分别从第一辅管腔或第二辅管腔的顶端伸出,且伸出端连接有牵引环。本实用新型可改变尖端指向的医用导管的结构简单成本低,易实现量产,而且可以很好的解决在临床当中置管不到位,置管无法选择方向的问题,大大的提高置管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导管,具体地指一种可改变尖端指向的医用导管,用于医疗中的经皮穿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经皮穿刺使用的导管,例如,腹水,脓肿,胆道引流等使用的引流导管,经皮扩张导管等。这些导管在穿刺的时候全部都是在导丝的引导下进行置管,经皮扩张导管(扩张器)只能沿直线进行扩张,在某此腔道内无法转弯转向,例如经皮穿刺胆道引流术置管,在置管时管路只能沿主管路前行,在遇到分叉和急弯时就无法前行和选择前行方向,这样置管经常不能到达预定部位引响引流和治疗法效果,也可能会造成置管失败,给病人也造成痛苦和经济上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改变尖端指向的医用导管。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用于放置穿刺针的主管腔、第一辅管腔和第二辅管腔,第一辅管腔和第二辅管腔的底端分别与主管腔的两侧连通,且第一辅管腔和第二辅管腔中分别设有牵引线,牵引线的一端从第一辅管腔或第二辅管腔中穿过主管腔至主管腔的前端,另一端分别从第一辅管腔或第二辅管腔的顶端伸出,且伸出端连接有牵引环。
本实用新型可改变尖端指向的医用导管的结构简单成本低,易实现量产,而且可以很好的解决在临床当中置管不到位,置管无法选择方向的问题,大大的提高置管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改变尖端指向的医用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管腔(1.1-穿刺针);2-第一辅管腔(2.1-第一牵引线,2.2- 第一牵引环);3-第二辅管腔(2.1-第二牵引线,2.2-第二牵引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可改变尖端指向的医用导管,包括主管腔1、第一辅管腔2和第二辅管腔3,第一辅管腔2和第二辅管腔3分别位于主管腔1的两侧,且第一辅管腔2和第二辅管腔3的底端分别与主管腔1连通,第一辅管腔2中设有第一牵引线2.1,第一牵引线2.1的一端从第一辅管腔 2穿过主管腔1至主管腔1的前端,另一端从第一辅管腔2顶端伸出,且伸出端连接有第一牵引环2.2,第二辅管腔3中设有第二牵引线3.2,第二牵引线3.1的一端从第二辅管腔3穿过主管腔1至主管腔1的前端,另一端从第二辅管腔3顶端伸出,且伸出端连接有第二牵引环3.2。第一牵引线2.1 和第二牵引线3.2为高强度的高分子线,且第一牵引线2.1和第二牵引线3.2 位于主管腔1前端的一端通过熔头设备与主管腔1前端熔接在一起。
位于中间的主管腔1用来在置管时放置穿刺针1.1,导丝使用,在穿刺完毕后移除穿刺针导丝后即是引流,注药等功能性的主腔道。在使用时通过左右牵拉第一牵引环2.1以及第二牵引环3.2,使主管腔1前端受力从而改变导管的指向,从而达到在置管的过程改变导管行进方向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康泉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北康泉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332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拉链胶带可循环快递包装袋
- 下一篇:用于多种粉体和不同形状物料混合的混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