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视气管插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30507.3 | 申请日: | 2019-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45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力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智信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B1/267;A61B1/04;A61B1/06;A61B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 气管 插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视气管插管装置,包括气管插管组件,以及与所述气管插管组件电连接的视频终端组件;所述气管插管组件包括气管插管、设置于所述气管插管前端管壁内的收容腔、以及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的镜头组件;所述视频终端组件包括外露于所述气管插管外围与所述镜头组件电连接的图像处理组件,以及与所述图像处理组件电连接的视频终端。以此结构设计,将组成摄像头的图像处理组件与镜头组件拆分设置,有效降低了气管插管组件前端的发热量及其收容腔的体积,同时也使得气管插管组件作为耗材使用时的成本大大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视气管插管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全麻手术或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经常会用到气管插管技术。目前,医护人员主要采用“盲插”的方式插入气管插管,由于整个“盲插”过程中不可视,需要依赖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经验,成功率不高且气管插管的材质较硬,尤其是前端容易对患者的咽喉造成损伤。在气管插管过程中可视的需求下,出现了现有的可视气管插管,其前端设有一个摄像头和光源,可以在可视的情况下进行气管插管,降低气管插管难度,减小对患者咽喉部的损伤,也可以用于监测人体气管的情况。
目前可视气管插管前端的摄像头都是一体式摄像头,集成了镜头、图像传感器(CMOS或CCD)、图像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因为集成了全部组件,所以一体化摄像头成本高,组装难,体积大,发热高,不利于可视气管插管的成本控制,更不利于可视气管插管进入人体的气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视气管插管装置,该可视气管插管装置将组成摄像头的图像处理组件与镜头组件拆分设置,有效降低了气管插管组件前端的发热量及其收容腔的体积,同时也使得气管插管组件作为耗材使用时的成本大大降低。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视气管插管装置,包括气管插管组件,以及与所述气管插管组件电连接的视频终端组件;所述气管插管组件包括气管插管、设置于所述气管插管前端管壁内的收容腔、以及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的镜头组件;所述视频终端组件包括外露于所述气管插管外围与所述镜头组件电连接的图像处理组件,以及与所述图像处理组件电连接的视频终端。
其中,所述气管插管的侧壁内沿气管插管长度方向埋设有数据线,所述数据线的一端与所述镜头组件电连接,所述数据线的另一端设置有数据接头,所述数据接头外露于所述气管插管。
其中,所述数据接头与所述图像处理组件可插拔电连接。
其中,所述镜头组件包括镜头座、与所述镜头座相配合的镜头、设置于镜头外围的补光灯、以及与所述镜头相配合的图像传感器,所述补光灯及所述图像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
其中,所述镜头座、所述镜头、所述补光灯及所述图像传感器采用一体封装设置。
其中,还包括与所述图像处理组件电连接的图像数据发射模块,所述图像数据发射模块与设置于所述视频终端内的图像数据接收模块无线电连接。
其中,所述图像处理组件与所述视频终端一体设置。
其中,所述图像处理组件通过信号线与所述视频终端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视频终端设置为显示器、投影仪或平板电脑。
其中,所述气管插管后端管壁的外围外露有充气管、吸引管及冲洗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智信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智信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305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