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正、负极片快速交错堆叠的生产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28710.7 | 申请日: | 2019-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6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保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保成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3 | 分类号: | H01M10/058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751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治具 周转 负极片 正极片 电芯 正 负极片 正负极片 堆叠 极片定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 高速生产线 自动化操作 叠片工艺 交错叠合 交错堆叠 取出机构 移载机构 制作工艺 裸电芯 水平向 抽离 错层 封袋 工位 减小 取出 回收 | ||
1.一种实现正、负极片快速交错叠合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第一制片机构、第二制片机构以及设于第一制片机构和第二制片机构汇集处的正负极片交叉堆叠机构,所述第一制片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极片模切封袋一体机、单轴可调间距输送带机构、第一周转治具、移载机构、第一治具输送线,单轴可调间距输送带机构将第一极片模切封袋一体机制作的封袋第一极片收集于第一周转治具内,移载机构将第一周转治具转移至第一治具输送线,第二制片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极片模切机、单轴可调间距输送带机构、第二周转治具、移载机构、第二治具输送线,正负极片交叉堆叠机构用于将第一、第二周转治具错层插合后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正、负极片快速交错叠合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负极片交错堆叠机构包括治具插合工位和治具分离工位,在治具插合工位处设有第一治具移载机构和第二治具移载机构,第一治具移载机构和第二治具移载机构将第一周转治具和第二周转治具错层插合,在治具分离工位处设有第一空治具回收移载机构、第二空治具回收移载机构和电芯取出机构,第一空治具回收移载机构和第二空治具回收移载机构同时将第一周转治具和第二周转治具移出治具分离工位,电芯取出机构用于将在堆叠平台上由正、负极片交错堆叠形成的祼电芯取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正、负极片快速交错叠合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轴可调间距输送带机构包括输送带支架,输送带支架上设有皮带输送线,皮带输送线分别连接有单轴驱动机构和调节机构,单轴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皮带输送线运转,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皮带输送线和输送带支架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现正、负极片快速交错叠合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带支架内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滑动地设置有至少一块可移动支撑板,可移动支撑板上套设有皮带传送线,皮带传送线在单轴驱动机构驱动下运行,单轴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主轴连接,传动主轴设于输送带支架内,传动主轴上设有驱动轮,驱动轮夹持于拨块间,所述驱动轮通过输送皮带连接并带动设置于可调支撑板两端张紧轮构成皮带传送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正、负极片快速交错叠合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周转治具具有第一顶板和第一底板,第一顶板和第一底板均设有交错相间的第一叉条和第一凹槽,第二治具具有第二顶板和第二底板,第二顶板和第二底板均设有交错相间与第一叉条和第一凹槽形状适配的第二凹槽和第二叉条,当第一周转治具和第二周转治具插合后实现凹凸拼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正、负极片快速交错叠合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周转治具和第二周转治具内以上下方式铺设若干块层板,相邻两块层板构成收集层,收集层的间距大于层板与两片极片厚度之和,层板上设有供单轴可调间距输送带机构插入的槽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正、负极片快速交错叠合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载机构包括移载支架,所述移载支架上设有进退驱动机构,进退驱动机构驱动滑座沿移载支架前后移动,滑座上设有磁盘升降驱动机构,磁盘升降驱动机构驱动电磁吸盘相对于滑座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保成,未经陈保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2871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液锂电池整形称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提高电池极片对齐精度的治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