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套筒烟囱的内筒节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27562.7 | 申请日: | 2019-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3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姚应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泰高烟囱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2/28 | 分类号: | E04H12/28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5131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套筒 烟囱 内筒节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套筒烟囱的内筒节连接结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上下拼接,所述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的连接端口向外侧弯折形成第一法兰压口和第二法兰压口,所述第一筒体外筒壁设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二筒体外筒壁设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分别压于第一法兰压口和第二法兰压口内,将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向外弯折部压于之间,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之间设有第三法兰,其厚度等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向外弯折部的总厚度,所述第一法兰、第二法兰以及第三法兰沿轴向拼接方向通过螺栓固定。本结构通过两个内筒端口的弯折成形形成初步卡合,其次再通过三个法兰进行叠加栓接对内筒端口的弯折卡合部形成整体固定,结构稳定,便于拆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囱组装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套筒烟囱的内筒节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套筒式烟囱内筒壁一般在外钢筒内起抗腐蚀排烟气的关键性作用,大都是采用较昂贵的有色金属薄板制作,内筒是由一个个管节相连接组成一段烟囱内筒段的,如图1所示,内筒节的传统连接方法是在内筒的连接处的外筒壁端口分别焊接法兰,在将两法兰栓接,实现两内筒节的固定,此方法非常耗时,由于内筒节的筒壁往往较薄,且法兰与内筒节为不同金属,往往焊接质量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套筒烟囱的内筒节连接结构。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套筒烟囱的内筒节连接结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上下拼接,所述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的连接端口均向外侧弯折形成第一法兰压口和第二法兰压口,所述第一筒体外筒壁设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二筒体外筒壁设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分别压于第一法兰压口和第二法兰压口内,将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向外弯折部压于之间,所述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之间设有第三法兰,所述第三法兰的厚度等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向外弯折部的总厚度,所述第一法兰、第二法兰以及第三法兰沿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轴向拼接方向通过螺栓固定。
安装时,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端口成形,第一法兰、第二法兰配合第三法兰将成形的端口压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筒体的端口向外弯折形成第一法兰压口后继续弯折对第二筒体弯折处形成包裹。在使用法兰之间就通过端口成形成形成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端口的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法兰、第二法兰以及第三法兰均为环形法兰,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的内径分别等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外径,并分别套设在筒外壁,所述第三法兰的内径大于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的连接端口向外弯折形成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均由多个弧形法兰片组合形成,如此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即无需进行套设安装,只需分别将分体的弧形法兰进行进行安装,即可实现筒外壁圆周的法兰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的连接端口向外侧弯折的角度为90°。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本连接结构首先通过两个内筒端口的弯折成形形成初步卡合,其次再通过三个法兰进行叠加栓接对内筒端口的弯折卡合部形成整体固定,整体通过机械结构形成固定,没有影响到筒壁自身的强度,结构稳定,便于拆卸。
附图说明
图1是内筒节传统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筒节连接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法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泰高烟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泰高烟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275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