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湿度及污染物浓度净化控制相独立的空调净化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25605.8 | 申请日: | 2019-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0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景广;黄衍;樊娜;李旻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环科环境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3/16;F24F11/74;F24F11/77;F24F13/28 |
| 代理公司: | 31337 上海九泽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云 |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流主通道 感知目标 回风管路 湿度处理 净化单元 控制模块 旁通管路 污染物 空调净化系统 信息采集单元 本实用新型 浓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交互信息 浓度净化 气流路径 信息交互 新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湿度及污染物浓度净化控制相独立的空调净化系统,该系统包括气流主通道及将回风气流引向气流主通道的回风管路和旁通管路及控制模块,沿新风方向,气流主通道内设置有温湿度处理单元和净化单元;沿气流方向,回风管路连接于温湿度处理单元后端的气流主通道上;旁通管路连接气流主通道和回风管路,与气流主通道的连接处位于温湿度处理单元和净化单元间;控制模块包括信息采集单元,该单元与用于感知目标区域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感知目标区域湿度的湿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感知目标区域既定污染物浓度的浓度传感器相连并进行信息交互;还包括依据交互信息控制气流路径和气流大小的执行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湿度控制与污染物浓度净化控制相独立的通风空调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人们约有90%的时间会在室内度过,因此如何对以建筑为代表的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则具有重大意义。而建筑室内常用温湿度控制系统之一便是以空调箱为冷热源的全空气系统(VAV系统或CAV系统)。其主要是根据送风温湿度要求进行调节新风和回风比例进行调节,其设计和调节目的是实现送风的温湿度要求。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经常接触到的一种空调箱结构形式示意图,这是一种吸入式空调箱结构,属于一次回风系统形式,相对于初效过滤器21、表冷器22、加热器23和加湿器24来说,变频风机25在后端,其主要是根据送风温湿度要求进行调节新风和回风比例以及风量大小进行调节,其目的是实现送风的温湿度要求;其工作原理如图2(赵荣义范存养薛殿华钱以明,《空气调节(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117),新风W和回风N混合后的空气温湿度状态点为C,经过表冷器处理后空气温湿度状态点为L,经过加热器空气温湿度状态点为O点,然后送入室内。
随着室内PM2.5、甲醛等污染物净化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目前一些带净化功能的空调箱的结构也已出现,主要在一次回风空调箱上,增加了针对污染物净化的净化处理单元。如图3所示为一种带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箱结构示意图,与图1相比,增加了中/高效净化装置26,并且该中/高效净化装置可以在变频风机25前也可以在变频风机25后。
此外,考虑到动力问题,在图1所示的原有空调箱结构上,增加了带变频风机35及中/高效净化装置36的净化单元300,其结构形式如图4所示。
图3和图4所示的带有空气净化功能(或空气净化单元)的空调箱系统,净化装置处理的风量等同于表冷器等单元处理的风量,控制逻辑如下:
1、从温湿度控制需求分析,当室内外温差大时采用大风量,即增加冷热负荷处理量;当室内外温差小时采用小风量,即减小冷热负荷处理量。
2、从污染物净化控制需求分析,当污染物浓度高时,采用大风量通过净化装置,即加大净化处理量;当污染物浓度低时采用小风量通过净化装置,即减小净化处理量。
其控制逻辑图如图5所示。
即,冷热负荷处理量和污染物净化量的控制均采用风机变转速使风量变化进行调节控制,但实际上温湿度处理与污染物净化的调节需求往往不同,对风机转速的需求也不同。由于现有技术中空调箱系统均采用温度信号控制风机转速,即根据冷热处理量控制风机送风量。当采用这种控制模式同时进行室内温湿度调节及污染物净化处理时,就会产生问题。如室外空气污染的温和天气,冷热处理需求风量较小、污染物净化需求风量较大,但根据冷热处理需求信号,空调箱以小风量运行,会造成污染物净化量偏小,净化效果不理想,不能有效保障室内空气质量的风险。最极端的例子是室内没有冷热需求,风机停转,但室内有污染物处理需求,但系统不提供干净的空气。
即,现有技术中的吸入式空调系统无法对冷热处理需求和污染物净化需求的风量协调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环科环境评估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环科环境评估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256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