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实现凹凸透镜自动转换的头戴式调焦灵敏度训练镜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25511.0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2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博视医疗保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H5/00 | 分类号: | A61H5/00;G02C7/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德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6 | 代理人: | 黄浩威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凹凸 透镜 自动 转换 头戴式 调焦 灵敏度 训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凹凸透镜自动转换的头戴式调焦灵敏度训练镜,包括外壳、可变形透镜和透镜变形驱动控制装置;可变形透镜包括透镜前壁、透镜后壁,透镜前壁和透镜后壁之间具有液体空腔,液体空腔与至少一个液体进出口相连通;透镜前壁和透镜后壁中的任一个或两个由透明可变形材料制成;透镜变形驱动控制装置包括液体抽取及输送机构、控制机构和电源,液体抽取及输送机构电性连接于控制机构;液体抽取及输送机构分别与各个可变形透镜的液体进出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可以自动由凸透镜自动转变成凹透镜或由凹透镜自动转变成凸透镜,从而可以同时作为训练、提高眼睛调焦灵敏度的青少年近视眼防控训练眼镜、老花眼防控训练镜及儿童弱视增视镜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力训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凹凸透镜自动转换的头戴式调焦灵敏度训练镜。
背景技术
已知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长期过度“看近”(如长时间过度看书、看电脑、玩游戏等),长期过度“看近”可引起视疲劳及调节痉挛性近视,严重者可转化成真性近视。研究发现,几乎所有近视眼的调焦灵敏度都会下降,通常近视度数越高,下降幅度越明显。因此训练眼球看远和看近的调焦灵敏度有助防控调节痉挛性近视,并有助于改善真性近视的调焦灵敏度,减少视疲劳及调节滞后引起的近视发生、发展。同时还有助于改善以调焦灵敏度降低为主要表现的老花眼的进程。
目前,国内外公开的头戴调焦灵敏度训练仪有三大类。第一类为内置或外置光点(通常为LED灯)引导式训练仪,该类训练仪通过封闭式或开放式的(LED)光点引导眼睛注视焦点由近处移行到较远处而产生松弛调节的运动,并由远处引导到近处产生紧张调节的作用,其主要缺点是引导光点的移动距离太短,仅有几厘米到一米左右,虽可产生较强的看近强化调节的作用,但不能获得充分的看远松驰调节的作用。第二类为二单元透镜式或屈光调节式训练仪,该类训练仪通过两个不同屈光度数的单元透镜移动式组合,产生从0度至900度的远视性(即松驰性)屈光度变化,从而获得此远视度数区段的松驰性的调焦灵敏度训练,其缺点是不能产生近视性(即调节紧张性)的屈光度变化以获得紧张性调节力的训练。第三类为反转拍或翻转镜式的调焦灵敏度训练镜,该类训练镜由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组度数相同但屈光性质完全相反的镜片组成,通过反转两组镜片而获得远视性透镜(凸透镜)带来的调节松驰,和近视性透镜(凹透镜)带来的调节紧张,其缺点是没有从高度紧张调节到低度紧张调节,或从高度松驰调节到低度松驰调节的移行过度区段,使用者大多难以适应此种骤然变化的屈光状态,因此,调吴焦灵敏度提高的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实现凹凸透镜自动转换的头戴式调焦灵敏度训练镜,可以自动由凸透镜自动转变成凹透镜或由凹透镜自动转变成凸透镜,从而可以同时作为训练、提高眼睛调焦灵敏度的青少年近视眼防控训练眼镜、老花眼防控训练镜及儿童弱视增视镜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实现凹凸透镜自动转换的头戴式调焦灵敏度训练镜,包括外壳、可变形透镜和透镜变形驱动控制装置;所述外壳设有可变形透镜;所述可变形透镜包括透镜前壁、透镜后壁,所述透镜前壁和透镜后壁之间具有液体空腔,所述液体空腔与至少一个液体进出口相连通;所述透镜前壁和透镜后壁中的任一个或两个由透明可变形材料制成;所述透镜变形驱动控制装置包括液体抽取及输送机构、控制机构和电源,所述液体抽取及输送机构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机构,所述电源为所述控制机构和液体抽取及输送机构提供电源;所述液体抽取及输送机构与可变形透镜的液体进出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抽取及输送机构包括液体输送管、活塞、液体腔、直线执行机构,所述活塞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液体腔内部并且液体腔内被活塞分隔的两侧空间互不相通;所述活塞连接于所述直线执行机构;所述液体输送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液体腔,另一端与可变形透镜的液体进出口相连通;所述直线执行机构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博视医疗保健研究所,未经广州市博视医疗保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255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型动脉测压置管针组件
- 下一篇:一种产科医生临床用的骨盆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