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24768.4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4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太暻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麦迪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7/34;A61B1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唐述灿 |
地址: | 韩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上述医疗设备包括利用内镜插入于体内的细针装置和切开装置,上述细针装置包括:注射针;注射针管,用于包围上述注射针;第一限制单元,用于对上述注射针的针端部从上述注射针管突出的长度进行限制;注射器,与上述注射针相连接,以便采集组织并注入药物;以及第二限制单元,用于限制上述注射针与上述注射器之间的连接,上述切开装置包括:刀;刀管,用于包围上述刀;以及第三限制单元,用于对上述刀的刀尖从上述刀管突出的长度进行限制,若手术人员施加外力,则上述第一限制单元、上述第二限制单元以及上述第三限制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的限制功能被解除,若移除上述外力,则限制功能得到恢复,从而可简化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更详细地,涉及可利用内镜插入于体内来进行诸如组织采集、药物注入等手术的医疗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医疗用内镜(以下,内镜)可通过插入于体内来观察其内部,最近,公开了一种为了进行诸如组织采集或药物注入等手术而利用内镜插入于体内的医疗设备,这种医疗设备包括细针装置和切开装置。
在日本公开专利特表2013-538099号中,公开了一种上述细针装置,上述细针装置包括注射针、注射针管以及注射针操作机构,上述注射针管用于包围注射针,上述针操作机构通过移动注射针来使注射针的针端部从注射针管突出或者插入于注射针管的内部。
在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717287号中,公开了一种使细针装置的注射针与注射器(syringe)相连通或隔开的旋塞(cock)。
在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310371号中,公开了一种切开装置,上述切开装置包括刀、刀管以及刀操作机构,上述刀用于切开手术部位,上述刀管用于包围刀,上述刀操作机构通过移动刀来使刀的刀尖从刀管突出或者插入于刀管的内部。
然而,在这些现有的医疗设备中,存在操作不便的问题。
具体地,在日本公开专利特表2013-538099号中公开的细针装置的情况下,包括对注射针的针端部从注射针管突出的长度进行限制的档止部,档止部为螺栓形态,为了固定档止部而需要手术人员将螺栓以单方向旋转,并且为了解开档止部而需要手术人员将螺栓以反方向旋转。为此,存在档止部的操作繁琐、档止部操作中所需的时间增加的问题。
而且,在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717287号中公开的旋塞的情况下,包括用于开闭注射针与注射器之间的流路的阀,阀以旋转方式形成,为了开放注射针与注射器之间的流路而需要手术人员将阀以单方向旋转,并且为了封闭注射针与注射器之间的流路而需要手术人员将阀以反方向旋转。为此,存在旋塞的操作繁琐、旋塞操作中所需的时间增加的问题。
而且,在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310371号中公开的切开装置的情况下,包括用于对刀的刀尖从刀管突出的长度进行限制的档止部,档止部为螺栓形态,为了固定档止部而需要手术人员将螺栓以单方向旋转,为了解开档止部而需要手术人员将螺栓以反方向旋转。为此,存在档止部操作繁琐、档止部操作中所需的时间增加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日本公开专利特表2013-538099号
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310371号
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717287号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简化操作的医疗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麦迪斯株式会社,未经范麦迪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247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料装车过程计量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火化焚烧炉烟气应急自动转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