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摔抗震电缆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23682.X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9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项青松;项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游亿联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10 | 分类号: | H02G15/1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冷红梅 |
地址: | 324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电缆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摔抗震电缆连接装置,所述转杆的中部铰接于连杆的外侧,所述连杆的外侧贴合连接于第二螺栓的一端,所述外罩板的一侧连接有套接在活动柱外侧的弹簧,所述腔室内固定有导电铜块,所述导电铜块的两侧均设有Y型槽道,所述导电铜块的外侧插入绝缘压块内腔,所述绝缘压块内腔设有插入Y型槽道内的凸起块,所述腔室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有盖体。该装置通过第一螺栓推动凸起块插入Y型槽道内,使得电缆与导电铜块的连接更加紧密,提高导电良好性,通过在摔落震动时外罩板首先碰触物体后推动活动柱带动压板压紧电缆,使得电缆在摔落时不易松脱晃动,提高连接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摔抗震电缆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缆的安装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将两个缆线的端部进行连接的情况,此时便需要用电缆连接装置对两个电缆进行连接,从而使两根电缆内部的导线导通。
现有的电缆连接装置虽然使用方便,接线效果也较为理想,但是依旧存在不足,当电缆从高处摔落时,现有的连接装置会因摔落的震动和冲击力导致电缆连接装置内的电缆松脱或导电性接触不良,为此,提出一种防摔抗震电缆连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摔抗震电缆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摔抗震电缆连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中部开设有腔室,所述壳体的两侧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贯穿壳体的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外侧固定有位于凹槽内的限位凸起,所述活动柱的一侧固定于外罩板的一侧,所述活动柱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凹槽内铰接于转杆的一侧,所述转杆的另一侧铰接于压板的一侧,所述压板的一侧贴合于电缆的外侧,所述转杆的中部铰接于连杆的外侧,所述连杆的外侧贴合连接于第二螺栓的一端,所述外罩板的一侧连接有套接在活动柱外侧的弹簧,所述腔室内固定有导电铜块,所述导电铜块的两侧均设有Y型槽道,所述导电铜块的外侧插入绝缘压块内腔,所述绝缘压块内腔设有插入Y型槽道内的凸起块,所述腔室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有盖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盖体的内侧开设有导向孔,所述绝缘压块的外侧固定有插入导向孔内的导向柱。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盖体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插入腔室内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一端贴合连接于绝缘压块的外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腔室内固定有与电缆贴合连接的U型弹片。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凹槽内通过拉簧连接于连杆的一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罩板的数量不少于三个,且外罩板环形分布在壳体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第一螺栓推动凸起块插入Y型槽道内,使得电缆与导电铜块的连接更加紧密,提高导电良好性,通过在摔落震动时外罩板首先碰触物体后推动活动柱带动压板压紧电缆,使得电缆在摔落时不易松脱晃动,提高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柱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游亿联线缆有限公司,未经龙游亿联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236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装配用后桥总成举升机
- 下一篇:一种硅藻土选料抛送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