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显示器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22653.1 | 申请日: | 2019-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77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 发明(设计)人: | 项乐宏;林涛;杨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歌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M13/02 | 分类号: | F16M13/02;F16M11/06;F16M11/08 |
| 代理公司: | 33228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迎春 |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臂 弹性元件 连接臂 连接座 可转动连接 显示器挂架 显示器支架 第一端 上支臂 下支臂 转动座 铰接 抵消 本实用新型 显示器安装 便于安装 承重 内壁 桌边 显示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器支架,它包括基座;至少一个转动臂,每个转动臂包括上支臂、下支臂、转动座和连接座;每个转动臂还包括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用于抵消或部分抵消转动臂的承重,所述弹性元件的第一端与转动座铰接,弹性元件的第二端与上支臂或下支臂的内壁铰接;显示器挂架;连接座上设有一连接臂,连接臂的第一端与连接座可转动连接,连接臂的第二端与显示器挂架可转动连接;连接臂的长度小于转动臂的长度尺寸。该显示器支架在显示器安装时,能避免显示器和用户一侧的桌边距离太近,使用户便于安装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脑显示器支架,具体讲是一种可双屏拼接的显示器支架。
背景技术
显示器支架用于承载电脑显示器,利用显示器支架的角度调节的灵活性,可调节显示器的角度及位置,方便用户使用;目前,随着健康办公的提倡,越来越多的用于承载或支撑电脑显示器的支架或装置也为人们所接受;现有技术的电脑显示器支架,一般为桌面夹持式和桌面平放式;随着人们工作的需求,有的显示器支架设计成能承载多个显示屏的多屏支架,即一个支架上可安装多个显示器;如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公开的一公开号为CN103953831A、名称为平板显示器支架的专利申请,其结构包括与桌板固定连接的底座,与底座可转动连接的两个下臂,两个下臂的上端均可转动连接一上臂,上臂的自由端可转动连接有显示器安装架。该现有技术的双屏显示器支架,在拼装显示器时,需要将上臂转动拉出以便于显示器安装;由于上臂的长度较长,较小尺寸显示器拼接的时候,显示器要向外拉出很大一段距离,导致显示器与靠近用户一侧的桌边距离太近,甚至显示器向外伸出桌面,使用户在安装时不得不向后移动以预留供手臂操作的空间,用户体验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在显示器安装时,能避免显示器和用户一侧的桌边距离太近,使用户便于安装操作的显示器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显示器支架:它包括基座,所述的基座用于和桌板连接;
至少一个转动臂,每个转动臂包括上支臂、下支臂、转动座和连接座,所述的转动座与基座可转动连接,所述上支臂和下支臂的第一端分别与转动座铰接,上支臂和下支臂的第二端分别与连接座铰接,所述的上支臂、下支臂、转动座和连接座构成平行四连杆结构;每个转动臂还包括弹性元件,所述的弹性元件用于抵消或部分抵消转动臂的承重,所述弹性元件的第一端与转动座铰接,弹性元件的第二端与上支臂或下支臂的内壁铰接;
显示器挂架,用于连接电脑显示器;
所述的连接座上设有一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第一端与连接座可转动连接,连接臂的第二端与显示器挂架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臂的长度小于转动臂的长度尺寸。
所述的转动臂为两个,且两个转动臂的转动座分别与基座可转动连接。
所述的连接臂为L形拐臂,连接臂的第一端设有一竖直设置的第一连接部,且第一连接部的中心设有一通孔;所述的连接座上设有一与通孔同轴线的安装孔,所述的通孔和安装孔内间隙配合一连接轴,所述的连接轴用于将第一连接部和连接座连接,且使连接臂的第一端绕连接轴转动。
所述连接臂的第二端设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的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一竖直设置且两端贯穿第二连接部上下端面的连接孔,所述的连接孔用于与显示器挂架连接。
所述的下支臂底部连接一沿下支臂长度方向延伸的线扣,所述线扣的两端设置为敞开且线扣的内壁与下支臂的底壁之间设有供导线穿过的空隙。
所述的转动座上连接一U字形集线板,所述U字形集线板的两端设置为敞开,且U字形集线板的内壁与转动座的外侧壁之间设有供导线穿过的空隙。
所述的连接座包括一体成型的竖直部和倾斜部,所述的倾斜部通过转轴与转动臂的转动座可转动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显示器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歌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乐歌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226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