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1/2立方英寸密封继电器及其常开双断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22535.0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0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叶开亮;何正开;杨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宏发密封继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64 | 分类号: | H01H50/64;H01H50/54 |
代理公司: | 35218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戚东升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簧片 继电器 两组 本实用新型 动触点 静触点 双断点 陶瓷块 托片 配合 密封继电器 双断点结构 切换电压 朝上 点位 断点 引脚 串联 兼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1/2立方英寸密封继电器及其常开双断点结构,包括动簧片、托片和陶瓷块,所述动簧片呈Z形,动簧片与托片配合后固定于陶瓷块上,动簧片两端的动触点分别朝上和朝下形成触点位,动簧片两端的动触点与继电器的静触点对应配合。其中动簧片有两组,继电器的静触点与动簧片对应配合形成两组常开双断点,两组常开双断点串联使用可形成一组四断点继电器,可提升切换电压等级,本实用新型方案外形与引脚定义与1/2立方英寸兼容,产品体积与重量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1/2立方英寸密封继电器及其常开双断点结构,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航空、航天领域为适应装备小型化、轻量化需求,其直流电源系统的电压进行了升级,现主要有42Vd.c.,72Vd.c.,110Vd.c.三种电压等级。直流电压升级后造成继电器触点分断时产生的电弧无法熄灭。
目前,继电器分断灭弧有以下方式:一种是通过提高单个触点间隙值达到熄弧目的,该方案会导致产品体积与重量的增加,不利于装备的小型化;二是通过采用双断点技术使触点在分断时的间隙可以成倍提高达到熄弧目的,但目前没有与1/2立方英寸外形及引脚定义相同的产品与结构,类似的结构采用I 形动簧片设计,动簧片质量大,谐振频率低,同时托片结构设计不合理,抗振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1/2立方英寸密封继电器常开双断点结构,通过动簧片和托片的协同配合,实现两组常开双断点继电器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1/2立方英寸密封继电器及其常开双断点结构,包括动簧片、托片和陶瓷块,所述动簧片呈Z形,动簧片与托片配合后固定于陶瓷块上,动簧片两端的动触点分别朝上和朝下形成触点位,动簧片两端的动触点与继电器的静触点对应配合。
进一步,动簧片有两组,两组动簧片并排设置并通过适配的托片固定在陶瓷块上,继电器的静触点与动簧片对应配合形成两组常开双断点,两组常开双断点串联使用可形成一组四断点继电器。
进一步,陶瓷块配合衔铁形成可绕轴转动组件并与继电器的磁路部分关联。
进一步,动簧片自一端到另一端具有上簧段、斜段和下簧段,上簧段与下簧段平行,上簧段、斜段和下簧段首尾连接形成Z形簧片结构,上簧段和下簧段上各设有一固定孔。
进一步,托片具有一缺口,动簧片插入该缺口与托片形成叠加结构,托片的一部分位于动簧片之上形成压部,托片的另一部分位于动簧片之下形成支撑部,托片的两端均位于陶瓷块之外。
作为改进,托片的头端设有弧弯拱起部,弧弯拱起部面向静触点方向,弧弯拱起部前端反折后抵压于动簧片的对应位。
进一步,托片一侧设有挡部,该挡部位于缺口,托片上设有固定孔与动簧片固定孔对应并通过铆钉固定于陶瓷块上。
进一步,陶瓷块上设有与动簧片的配合的主台阶,动簧片一部分与主台阶的高阶面配合,动簧片另一部分与主台阶的低阶面配合,低阶面的入口处设有角槽以使低阶面的边界与动簧片接触的支点远离动簧片对应的动触点。
进一步,陶瓷块上设有两组动簧片的安装位,每一安装位具有平台和凸台,两平台之间设有一纵向隔断,该纵向隔断向两凸台之间隙延伸,平台和凸台上设有安装孔以安装定位动簧片和相应托片,陶瓷块横向设有转轴孔以穿设转轴。
一种1/2立方英寸密封继电器,包括1/2立方英寸密封继电器常开双断点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接触部分的合理设计,实现两组常开双断点功能。本实用新型方案外形与引脚定义与1/2立方英寸兼容,产品体积与重量小,两组常开双断点串联使用可形成一组四断点继电器,可提升切换电压等级,满足顾客不同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宏发密封继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宏发密封继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225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