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收集初期雨水的农村污水处理湿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21769.3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89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平;李秋;李宏斌;赵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冀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9/14 |
代理公司: | 11569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代芳 |
地址: | 071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渠 污水处理湿地 水生植物塘 污水管网 湿地 溢流堰 连通 居民区 农村污水处理 本实用新型 河流 初期雨水 生活污水 湿地系统 依次连通 连通处 排放 雨水 延伸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收集初期雨水的农村污水处理湿地系统,包括污水管网、排水渠、水生植物塘和污水处理湿地系统,所述污水管网用于收集、排放居民区的生活污水,所述污水管网、所述水生植物塘和所述污水处理湿地系统依次连通,所述排水渠用于收集、排放所述居民区的雨水,所述排水渠延伸至河流,所述排水渠的一侧连通有湿地分支渠,所述湿地分支渠与所述水生植物塘连通,所述排水渠中设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位于所述湿地分支渠与所述排水渠连通处的后方,从而显著减少污水处理湿地系统的运行经费,减少对河流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收集初期雨水的农村污水处理湿地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而在水污染治理中,农村污水治理涉及面广,任务重。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主要采用新建污水处理站来解决,而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尤其山区),村庄面积大,卫生设施及户内排水管网落后,日产污水量较少且不均匀,由于污水管渠长,污水在流至污水处理站前因损失、蒸发等原因造成断流,从而使污染物沉积于排污管渠中,降雨时水流冲刷释放至河流,对河流造成污染,同时,也因村庄小型污水处理站规模小,无法收集大面积初期雨水,污水量的不均匀甚至断流,还会造成污水处理站菌种无法延续的不良后果,而反复的接种菌种需要耗费大量的运行经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收集初期雨水的农村污水处理湿地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显著减少污水处理湿地系统的运行经费,减少对河流的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收集初期雨水的农村污水处理湿地系统,包括污水管网、排水渠、水生植物塘和污水处理湿地系统,所述污水管网用于收集、排放居民区的生活污水,所述污水管网、所述水生植物塘和所述污水处理湿地系统依次连通,所述排水渠用于收集、排放所述居民区的雨水,所述排水渠延伸至河流,所述排水渠的一侧连通有湿地分支渠,所述湿地分支渠与所述水生植物塘连通,所述排水渠中设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位于所述湿地分支渠与所述排水渠连通处的后方。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渠中挖设有截污坑,所述截污坑位于所述湿地分支渠与所述排水渠连通处的前方。
进一步的,所述湿地分支渠中设有湿地进水闸,所述湿地分支渠中固定设有拦污栅,所述拦污栅位于所述湿地进水闸的前方。
进一步的,所述水生植物塘的底部铺设碎石层,所述水生植物塘内种植有芦苇或香蒲。
进一步的,所述污水处理湿地系统的末端与所述河流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污水处理湿地系统包括一级人工潜流湿地和二级人工潜流湿地,所述水生植物塘、所述一级人工潜流湿地和所述二级人工潜流湿地依次连通,所述二级人工潜流湿地的末端与所述河流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二级人工潜流湿地的末端连通有湿地出水渠,所述湿地出水渠延伸至所述河流,所述湿地出水渠中设有湿地出水闸。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人工潜流湿地内填充有碎石层,所述一级人工潜流湿地内种植有芦苇、香蒲或黄菖蒲。
进一步的,所述二级人工潜流湿地内填充有碎石层或沸石层,所述二级人工潜流湿地内种植有芦苇、香蒲或黄菖蒲。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在污水处理湿地系统的前方设置水生植物塘,排水渠的溢流堰阻止初期雨水向下流汇入河流,并从湿地分支渠流入水生植物塘中,从而使水生植物塘能够收集大量初期雨水,并将收集的雨水用于污水处理湿地系统,保证污水处理湿地系统中菌种的延续,显著缩减污水处理湿地系统的运行经费,同时溢流堰还能阻止污染物直接汇入河流,避免污染物对河流的污染。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冀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冀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217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湖泊的水下生态床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污水深度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