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发电路块及太阳能发电道路的散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21447.9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1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杨晨;明书君;刘国强;张群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42 | 分类号: | H02S40/42;E01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7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电路 发电 道路 散热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太阳能发电路块及太阳能发电道路的散热系统。太阳能发电路块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导热层、太阳能发电组件、缓冲层和路面层。由于设置有导热层,其可以将太阳能发电组件的热量导出太阳能发电路块,保障了太阳能发电路块的温度不会过高,保障了太阳能发电组件发电效率,同时,减少路面层和缓冲层由于热应力所产生的形变,提高路面层和缓冲层的抗压和抗剪切能力,延缓路面层和缓冲层的老化,提高了太阳能发电道路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发电路块及太阳能发电道路的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着人类对清洁能源的强烈需求、全球太阳能行业的兴起和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发展,目前可量产的太阳能电池其太阳能转换率已可达到20%。目前,太阳能发电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样化,2006年,太阳能公路的概念被科学家提出,并在2014年荷兰修建了世界第一条太阳能公路。
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与太阳能电池的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温度越高,光-电转换效率越低,当温度高于80℃时,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将大大降低,甚至不发电,长时间的高温还将导致太阳能电池不可逆转地损坏。传统的太阳能电池主要应用于建筑物幕墙、屋顶和太阳能电站等露天的场景中,太阳能电池发电过程中,空气流过太阳能电池的前面和背面时,可以带走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热量。
然而,太阳能发电道路中,太阳能电池铺设于路面中,工作时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热量会向上传导至太阳能道路的表面,在外界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热量不能很快的消散,外界地高温和太阳能电池产生传导到地热量,会造成路面表层温度过高,由于路面面层多为有机材料制得,长时间地高温会使路面表层产生热应力而发生形变,降低了路面表层的抗压和抗剪切强度,并加速了路面的老化,降低太阳能道路地使用寿命;太阳能电池产生的部分热量,会向下传导至路基上,路基的散热效率要小于流动空气的散热效率;这会造成太阳能电池上面和下面的热量积累,导致太阳能电池的温度越来越高,降低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发电路块及太阳能发电道路的散热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太阳能道路存在的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一种太阳能发电路块,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导热层、太阳能发电组件、缓冲层和路面层;所述太阳能发电组件的受光面朝向所述缓冲层。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发电路块,由于设置有导热层,其可以将太阳能发电组件的热量导出太阳能发电路块,保障了太阳能发电路块的温度不会过高,保障太阳能发电组件发电效率的同时,降低了高温导致太阳能发电路块老化速度加快的问题,提高太阳能发电路块的使用寿命。
一种太阳能发电道路的散热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太阳能发电路块、控制装置、储液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太阳能发电路块、所述储液装置和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发电道路的散热系统,通过控制装置降低太阳能发电路块的温度,保障了太阳能发电组件的发电效率和使用寿命,同时,减少路面层和缓冲层由于热应力所产生的形变,提高路面层和缓冲层的抗压和抗剪切能力,延缓路面层和缓冲层的老化,提高了太阳能发电道路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太阳能发电路块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214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