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式铁路接触网支柱基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19468.7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8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津;梅振斌;张曼华;罗健;邓洪;古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27/12;E02D5/3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张峻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铁路 接触 支柱 基础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式铁路接触网支柱基础结构,包括一根混凝土空心桩,混凝土空心桩的内壁埋设有多根沿混凝土空心桩轴向分布的地脚螺栓和预应力钢棒,地脚螺栓包括一根螺栓,螺栓的下端焊接一根带弯头的圆钢,螺栓的上端伸出混凝土空心桩外,混凝土空心桩的壁内还埋设有一根螺旋箍筋,螺旋箍筋抱紧缠绕在预应力钢棒外,混凝土空心桩内还埋设有两个接地端子,混凝土空心桩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一块端板,预应力钢棒在混凝土空心桩内张拉并且预应力钢棒的上下两端分别固接在上下两块端板中;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工效率低、易污染环境、现场施工质量不易控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式铁路接触网支柱基础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高速接触网基础一般采取现浇混凝土桩基础,现浇式基础施工效率低、工期长、易污染环境、现场施工质量不易控制,对线路周边的环境影响较大,耗费人力,并且使用范围受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预制式铁路接触网支柱基础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工效率低、易污染环境、现场施工质量不易控制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预制式铁路接触网支柱基础结构,包括一根混凝土空心桩,混凝土空心桩的壁内埋设有多根沿混凝土空心桩轴向分布的地脚螺栓和预应力钢棒,地脚螺栓埋在混凝土空心桩内,地脚螺栓包括一根螺栓,螺栓的下端焊接一根带弯头的圆钢,螺栓的上端伸出混凝土空心桩外,混凝土空心桩的管壁内还埋设有一根沿混凝土空心桩轴向延伸的螺旋箍筋,螺旋箍筋抱紧缠绕在预应力钢棒外,混凝土空心桩内还埋设有两个接地端子,其中一个接地端子的一端连接在其中一根螺栓上,另一个接地端子的一端连接在其中一根预应力钢棒上,两个接地端子的接线端头伸出混凝土空心桩外;
混凝土空心桩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一块端板,预应力钢棒在混凝土空心桩内张拉并且预应力钢棒的上下两端分别固接在上下两块端板中。
进一步地,还包括两段桩套箍,桩套箍为筒状结构,两段桩套箍分别套在混凝土空心桩的上下两端,且桩套箍和端板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端板上设有多个锚固孔,预应力钢棒的两端设有锚固端头,锚固端头固接在锚固孔中。
进一步地,锚固孔包括一号孔和二号孔,一号孔为沉头孔,二号孔为螺纹孔,一号孔和二号孔彼此邻近且互相连通,锚固端头卡紧在该沉头孔内,同时,在二号孔内拧接锚固螺栓。
进一步地,接地端子和螺栓之间通过一段连接钢筋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制式铁路接触网支柱基础结构,采用工厂预制混凝土桩基础,工厂预制构件与现浇式基础相比,精度高、无污染、制品质量易控制,虽然有一定的噪音,但是适合于铁路非密集地区线路。解决了现浇式基础施工效率低、工期长、易污染环境、现场施工质量不易控制,对线路周边的环境影响较大,耗费人力,并且使用范围受限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在A截面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194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拼装结构的方形伸缩臂
- 下一篇:一种妇产科检查床用辅助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