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材料金相实验的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17935.2 | 申请日: | 2019-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2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杨云;赵东旸;杨涛;张乐;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G01N33/204 |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王增全 |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材料 金相 实验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固定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材料金相实验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夹,所述固定夹由前固定夹和后固定夹组成,所述前固定夹与后固定夹结构相同,所述固定夹外部结构为圆形,所述前固定夹和后固定夹的侧面沿水平方向上均设置有多个均匀排列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夹外部设置有用于支撑固定夹的边框,所述边框上设置有贯穿边框且一端置入固定孔用于固定固定夹旋转角度的固定螺栓,所述固定夹上还设置有贯穿边框用于方便旋转的把手,解决现有技术金相实验中试样磨光过程旋转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金相实验室有很广泛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室固定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材料金相实验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的性能取决于它的成分和微观组织,其中微观组织对金属性能的影响最为直接。金相分析技术是根据有关的标准和规定来评定金属材料内在质量的一种常规检验方法,并可用来判断零件生产工艺是否完善,有助于寻求零件产生缺陷的原因,因此它是涉及金属材料生产、使用和科研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金相试样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磨光的步骤,得到平整光滑的磨面。在磨光的过程中,每次粗磨后需要旋转金相试样,再次进行磨光;在旋转金相试样过程中,需要人工调节角度,十分不便。
申请号为201620287682.3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金相试验的试样夹具,包括左夹持体、右夹持体,I号螺杆、Ⅱ号螺杆从左至右穿过左夹持体、右夹持体并通过螺母固定,左夹持体底端与右侧面之间形成 L状的I号装夹槽,左夹持体顶端与右侧面之间形成I号异形装夹槽 、Ⅱ号异形装夹槽、Ⅲ号异形装夹槽,右夹持体底端与左侧面之间形成 L状的Ⅱ号装夹槽,右夹持体顶端与左侧面之间形成 L状的Ⅲ号装夹槽。该方案并不能为实验中试样的旋转提供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材料金相实验的固定装置,解决现有技术金相实验中试样磨光过程旋转不便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用于材料金相实验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夹,所述固定夹由前固定夹和后固定夹组成,所述前固定夹与后固定夹结构相同,所述固定夹外部结构为圆形,所述前固定夹和后固定夹的侧面沿水平方向上均设置有多个均匀排列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夹外部设置有用于支撑固定夹的边框,所述边框上设置有贯穿边框且一端置入固定孔用于固定固定夹旋转角度的固定螺栓,所述固定夹上还设置有贯穿边框用于方便旋转的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边框包括横杆与竖杆,所述横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螺栓置入固定夹的螺孔,所述把手与固定夹采用螺纹连接,所述竖杆上设置有用于把手转动通过的长槽。
更进一步地,两所述竖杆之间设置有移动杆,两所述竖杆上设置有用于移动杆滑动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座,所述滑座与移动杆采用螺栓连接,各所述移动杆中部设置有用于定位螺栓穿过的螺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竖杆上设置有“L”型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边框的一端位于固定夹下部形成对固定夹支撑的结构,所述支撑板靠近固定夹的一面设置有用于减少固定夹转动时摩擦力的滚柱。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靠近固定夹的一面设置有“门”字型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有多个且在支撑板上间隔均匀排列,所述支撑架与支撑板螺钉连接,所述支撑架上远离支撑板一面的细件上套接有滚柱,所述滚柱可绕细杆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固定夹上设置可在边框上的长槽内移动的把手,在实验过程中可旋转把手进行对固定夹内部金属试样的旋转,便于多角度的对金属试样进行磨光处理;
移动杆的设置,便于固定夹对大小不同的金属试样夹持时,固定螺栓更加牢固的固定金属试样,滑座与滑槽的配合,更方便对移动杆进行移动;
支撑板的存在,进一步的支撑了固定夹,支撑板上部的滚珠的设置,便于固定夹旋转过程中减少摩擦力,更好的带动金属试样进行旋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科技学院,未经黄河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179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热管以及具有该换热管的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高硅硅锰合金生产用防尘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