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17840.0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1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黄福强;阳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东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0;E03F5/14;E03F7/00;E03F3/02;E01C11/22;C02F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李斌;黄青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郫***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市政道路 生态 滞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包括设于市政道路两旁的开口道牙、设于所述开口道牙底部的初步处理装置和生物滞留池;所述生物滞留池包括从上之下依次设置的透水层、细砂过滤层、粗砂过滤层和砾石排水层,所述砾石排水层中设有穿孔排水管,所述穿孔排水管的一端与溢流井连通,所述穿孔排水管还与所述初步处理装置连通,所述穿孔排水管内底部均布有多个菱形凸起;所述溢流井的底部与雨水井相通,所述雨水井的底部连接有雨水管道。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初期雨水导致的二次污染及雨水渗透造成的道路病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滞留带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城市下垫面的形态被人为地显著改变,造成了城市内涝、河流黑臭等“城市病”。海绵城市是通过合理布置低影响开发设施,改善城市下垫面的“弹性”,破解“城市病”,使雨水能够得以渗透、蓄积、净化和利用的规划建设理念。作为排水系统的重要载体,适用于市政道路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开发。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解决了初期雨水导致的二次污染及雨水渗透造成的道路病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包括设于市政道路两旁的开口道牙、设于所述开口道牙底部的初步处理装置和生物滞留池;所述生物滞留池包括从上之下依次设置的透水层、细砂过滤层、粗砂过滤层和砾石排水层,所述砾石排水层中设有穿孔排水管,所述穿孔排水管的一端与溢流井连通,所述穿孔排水管还与所述初步处理装置连通,所述穿孔排水管内底部均布有多个菱形凸起;所述溢流井的底部与雨水井相通,所述雨水井的底部连接有雨水管道。
所述初步处理装置包括重金属过滤柱和除磷箱,所述重金属过滤柱设于所述除磷箱的顶部,所述除磷箱的底部与所述穿孔排水管连接,所述重金属过滤柱内填充有除磷材料。
该结构的生态滞留带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实施建造,雨水依次由开口道牙流至初步处理装置经过重金属过滤和除磷处理,再流进穿孔排水管内,穿孔排水管内的菱形凸起将水流中的杂质挂住,避免杂质流入溢流井中并堆积影响液体流向雨水井,经过过滤处理后的液体流至雨水井中再流向下游雨水系统。
优选的,所述雨水管道垂直连接有排水管,所述雨水管道与所述排水管的连接处设有防堵装置,所述防堵装置包括固接在雨水管道内壁上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外表面设有多个旋转叶片和多个切割叶片,多个所述旋转叶片同轴螺旋设置在所述搅拌杆的端部侧壁上,多个所述切割叶片交叉呈十字分布在所述搅拌杆上。
通过设置的防堵装置对雨水管道内的污水进行搅拌粉碎,防止污水堵住雨水管道,导致污水的排放速度减慢。
优选的,所述切割叶片为截面为菱形的菱柱结构。
该结构的切割叶片可对水中的杂质进行切割粉碎,将体积较大的杂质分解为体积较小的杂质,便于被污水带走且不会造成雨水管道内发生堵塞。
优选的,所述重金属过滤柱内填充的除磷材料为有聚磷菌。
聚磷菌在好氧状态下能超量地将污水中的磷吸入体内,使体内的含磷量超过一般细菌体内的含磷量的数倍,减少污水中磷的含量。
优选的,所述重金属过滤柱的顶部设有挂接过滤网,所述挂接过滤网包括圆形过滤网以及多个设置在圆形过滤网边沿的挂钩件。
通过设置的挂接过滤网可将雨水中漂浮的杂质过滤掉,避免漂浮的杂质进入重金属过滤柱中对后续的过滤处理产生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东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东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178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双侧调角器连杆
- 下一篇:一种股骨颈内侧接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