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减少微粒污染的无菌溶药注射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17822.2 | 申请日: | 2019-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8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 发明(设计)人: | 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肿瘤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J1/20 | 分类号: | A61J1/20 |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王荣亮 |
| 地址: | 11004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微粒 污染 无菌 注射器 | ||
一种可减少微粒污染的无菌溶药注射器,解决传统无菌溶药注射器反复穿插存在的容易将橡胶及其他微粒带入药液中,造成输液微粒污染,且飞溅的药液微粒危害医护人员身体健康的问题。包括内部设置有注射器活塞的注射器空筒,其特征在于:注射器活塞的上端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的内部设置有沿活塞杆抽拉方向布置的内埋导流管,内埋导流管前端与注射器活塞上的内埋管进液孔相连通;内埋导流管的后端与活塞柄外侧的导液管一端相连;注射器空筒前端的针栓乳头的内部设置有单向进液阀。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能够避免加药时反复穿刺瓶塞造成的输液微粒污染,并可有效防止药液微粒的飞溅,使用灵活,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避免加药时反复穿刺瓶塞造成的输液微粒污染,有效防止药液微粒的飞溅,使用灵活,实用性强的可减少微粒污染的无菌溶药注射器。
背景技术
无菌溶药注射器是临床进行加药、推注药物的必备耗材。传统的无菌溶药注射器由针头、针栓乳头、管腔和注射器活塞组成,医护人员在加药时,需先将注射器针头插入药瓶中,抽吸一定量药液后拔出针头,再将针头插入到液体袋内,之后,推动活塞将注射器内的药液推注入液体袋,完成一次加药过程。然而,传统结构的无菌溶药注射器在加大药物剂量时,需要使用针头在药瓶胶塞和液体袋胶塞之间、反复地穿插多次,方可完成加药。这种反复穿插的过程,非常容易将橡胶及其他微粒带入药液中,造成输液微粒污染,危害病人的健康。另外,在反复拔针的过程中,还会造成药液微粒的飞溅;飞溅的药液微粒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或喷雾,通过与呼吸道和皮肤的接触、对医护人员身体带来危害。故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无菌溶药注射器的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避免加药时反复穿刺瓶塞造成的输液微粒污染,有效防止药液微粒的飞溅,使用灵活,实用性强的可减少微粒污染的无菌溶药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可减少微粒污染的无菌溶药注射器包括注射器空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空筒的内部设置有注射器活塞,注射器活塞的上端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内部设置有沿活塞杆抽拉方向布置的内埋导流管,内埋导流管的前端与注射器活塞上设置的内埋管进液孔相连通;内埋导流管的后端,则与设置在活塞杆端部活塞柄外侧的导液管的一端相连;所述注射器空筒前端设置有针栓乳头,针栓乳头上设置有药瓶穿刺针,并且,针栓乳头的内部,还设置有只能够使药液经由针栓乳头单向进入到注射器空筒内的单向进液阀。
所述导液管的另一端设置有Y型接头,Y型接头的单头端与导液管的端部相连,Y型接头的双头端分别连接有连接软管,两根连接软管的端部分别设置有液体袋穿刺针和螺纹接口。以利用带有液体袋穿刺针的连接软管进行加药,通过带螺纹接口的连接软管进行药物的静推,从而实现多种注药模式,使用灵活,实用性强。
所述与Y型接头相连的连接软管上均设置有止液夹,止液夹由U型主体构成,U型主体的上折弯边和下折弯边上分别设置有穿管孔;U型主体的开口侧设置有锁合斜边;锁合斜边的下端与下折弯边弹性连接,锁合斜边的上端与上折弯边端部的锁合凸缘配合卡接;所述锁合斜边朝向软管的内侧设置有活动卡扣,U型主体的竖直边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卡扣。以利用锁合斜边上端与U型主体上部锁合凸缘的配合卡接,将活动卡扣压合在固定卡扣上,进而将连接软管内的液流暂时阻断。
所述导液管上设置有过滤器,过滤器内设置有用于过滤药液中微粒的内滤网。以进一步净化加注的药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肿瘤医院,未经辽宁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178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热式电暖器风门开度调节机构
- 下一篇:一种玻璃杯的自转输送转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