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气处理用除味罐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17806.3 | 申请日: | 2019-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2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 发明(设计)人: | 苏钰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嘉能晟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02;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11684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郭峰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昌平区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隔板 壳体 第二腔体 体内 进气口 活性炭 第一腔体 出气口 进料口 除味 上盖 本实用新型 活性炭吸附 废气处理 壳体顶部 壳体连接 壳体上部 液体清除 异味气体 除味罐 除味剂 排出 废气 粉尘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气处理用除味罐,包括壳体和上盖,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上盖安装在进料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底部、两侧与壳体连接,所述隔板与壳体上部有缝隙,所述隔板将壳体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壳体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第二腔体的壳体设置有出气口,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液体,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活性炭。采用上述方案,废气通过进气口进入第一腔体内,充入液体内,经液体清除粉尘与部分异味气体,向上经过隔板上缝隙进入第二腔体,经过活性炭吸附,从出气口排出,实现液体与活性炭的双重除味,提高除味效率;所述液体可为水或者除味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气处理用除味罐。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产中会产生很多废气,如锅炉、秸秆焚烧等将产生有毒有味废气,这种废气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严重污染,扩散异常臭味,威胁人体健康,因此在废气处理过程中会连接除味罐,以去除废气中有毒有味气体。现有技术中,除味罐的除味效果并不理想,通常多个串联以提高除味效率;只采用活性炭吸附,活性炭易被粉尘阻塞,不易更换,严重影响了废气处理质量。
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除味效率高的废气处理用除味罐,以提高废气处理质量。
有鉴于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味效率高的废气处理用除味罐,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气处理用除味罐,包括壳体和上盖,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上盖安装在进料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底部、两侧与壳体连接,所述隔板与壳体上部有缝隙,所述隔板将壳体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壳体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第二腔体的壳体设置有出气口,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液体,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活性炭。
采用上述方案,废气通过进气口进入第一腔体内,充入液体内,经液体清除粉尘与部分异味气体,向上经过隔板上缝隙进入第二腔体,经过活性炭吸附,从出气口排出,实现液体与活性炭的双重除味,提高除味效率;所述液体可为水或者除味剂。废气经过液体清洗、活性炭吸附,能有效对有毒有害烟尘和气体进行去除,所述液体可根据不同的废气处理更换不同配方的除味剂,与活性炭配合达到更好的除味效果;液体对废气粉尘进行清洗,将粉尘留在第一腔体底部,可防止粉尘阻塞活性炭,提高活性炭的寿命。
进一步,所述第二腔体内的隔板和壳体交替设置有挡板。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挡板对废气进行引流,延长废气流通长度,形成多级吸附,增大活性炭的吸附效率。
优选的,所述挡板为半圆锥形。
采用上述方案,废气能均匀经过每个挡板,提高活性炭的利用率。
进一步,所述进气口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向第一腔体底部延伸,深入液体内部。
采用上述方案,废气经进气管直通入液体内部,所述进气口可不必设置在液面下以向液体通入气体,而可以设置在液面上,减少液压对进气的影响,方便与其他废气处理装置连接,防止液体流出第一腔体。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靠近进气口部位的直径缩小,呈漏斗状。
采用上述方案,减小废气的进气面积,提高废气单位面积的流速,以便克服水压充入液体内。
进一步,所述进气管底部设置有水下进气装置,用于将流通的废气变为小气泡来通过液体。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水下进气装置将流通的废气变为小气泡来通过液体,增大废气与液体的接触面积,提高液体对废气的清洗效果。
优选的,所述水下进气装置与进气管一体成型。
采用上述方案,增大壳体与水下进气装置的机械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嘉能晟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嘉能晟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178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