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质沥青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17153.9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74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琪;杨百虎;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豪仑科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C3/02 | 分类号: | C10C3/02;C10C3/06 |
代理公司: | 14109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冷锦超;吴立 |
地址: | 043300 山西省运***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质沥青 反应塔 沥青出口 沥青进口 生产系统 本实用新型 沥青循环 冷凝器 沥青进料口 气相出口 热量消耗 外侧设置 循环管路 加工量 进料管 循环泵 侧边 出口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质沥青生产系统,属于改质沥青生产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以有效的提高改质沥青加工量,降低热量消耗的改质沥青生产系统;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质沥青生产系统,包括反应塔,冷凝器,沥青进料口处外侧设置有进料管,反应塔侧边设置有沥青循环管道,底部设置有改质沥青出口,上部设置有气相出口,气相出口与冷凝器相连,沥青循环管道包括沥青出口管道与沥青进口管道,沥青出口管道与反应塔中部相连,沥青进口管道与反应塔顶部相连,沥青出口管道、沥青进口管道、反应塔形成循环管路,沥青出口管道与沥青进口管道之间通过循环泵相连;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改质沥青生产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质沥青生产系统,属于改质沥青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改质沥青的生产过程是将中温沥青加热至指定温度后进入反应塔中闪蒸出沥青中的轻组分,从而得到改质沥青,反应塔塔顶闪蒸出的轻组分经过冷凝后进入闪蒸油槽,剩余的液相沥青在反应塔内向下流动,同时在反应塔侧相建立沥青循环,液相的沥青从侧相采出然后二次加热后从反应塔中部回到反应塔中,通过不断的循环,同时控制二次加热温度与流量,同时确保反应塔内部温度保持恒定,从而得到稳定指标的改质沥青,但是这种方法,沥青循环只在侧相中部进行,反应塔底部或中部的沥青蒸发出来的轻组分需要在反应塔内部不断地上升,从塔顶排出,这就增加了改质沥青的热量消耗,限制了改质沥青的加工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以有效的提高改质沥青加工量,降低热量消耗的改质沥青生产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质沥青生产系统,包括反应塔,冷凝器,反应塔中部设置有沥青进料口与反应塔内部相连,沥青进料口处外侧设置有进料管,反应塔侧边设置有沥青循环管道,底部设置有改质沥青出口,上部设置有气相出口,气相出口与冷凝器通过出气管相连,沥青循环管道包括沥青出口管道与沥青进口管道,沥青出口管道与反应塔中部相连,沥青进口管道与反应塔顶部相连,沥青出口管道、沥青进口管道、反应塔形成循环管路,沥青出口管道与沥青进口管道之间通过设置的循环泵相连。
所述的沥青进口管道上设置有加热器。
所述的加热器为熔盐加热器。
所述的反应塔顶部设置有压力表。
所述的沥青进口管道上设置有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沥青循环管路的沥青进如反应塔的位置设置在反应塔顶部,可以加快轻组分的闪蒸速度,同时确保轻组分尽快脱离反应塔,不会在反应塔内部流动,可以有效的提高改质沥青的产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反应塔、2为冷凝器、3为进料管、4为沥青循环管道、5为沥青出口管道、6为沥青进口管道、7为循环泵、8为出气管、9为压力表、10为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质沥青生产系统,包括反应塔1,冷凝器2,反应塔1中部设置有沥青进料口与反应塔1内部相连,沥青进料口处外侧设置有进料管3,反应塔1侧边设置有沥青循环管道4,底部设置有改质沥青出口,上部设置有气相出口,气相出口与冷凝器2通过出气管8相连,沥青循环管道4包括沥青出口管道5与沥青进口管道6,沥青出口管道5与反应塔1中部相连,沥青进口管道6与反应塔1顶部相连,沥青出口管道5、沥青进口管道6、反应塔1形成循环管路,沥青出口管道5与沥青进口管道6之间通过设置的循环泵7相连,沥青进口管道6上设置有加热器10,加热器10为熔盐加热器,反应塔1顶部设置有压力表9,沥青进口管道6上设置有流量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豪仑科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山西豪仑科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171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焦油蒸馏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氧化沥青尾气回收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