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陆空三栖模块化车厢与底盘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17136.5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7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煌;唐巧兴;戴海曙;林高翔;康丁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F5/00 | 分类号: | B60F5/00;B62D24/00;B60K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陆空 模块化 车厢 底盘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陆空三栖模块化车厢与底盘,包括车厢本体(1)和底盘,其中,车厢本体(1)与所述底盘之间通过自动车钩连接,自动车钩上集成了电气接口,车厢本体(1)包括车身(2)和车罩(3),车罩(3)覆盖于车身(2)顶部,底盘包括水行底盘、陆行底盘和飞行底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使车厢与底盘能够互相更换连接,从而实现水陆空三栖行驶的目的,并且降低了汽车的重量与体积,同时底盘采用锂电池作为动力源,底盘之间能够共享使用,不仅节省了制造成本,也更加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交通工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陆空三栖模块化车厢与底盘。
背景技术
近年来,汽车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必备交通工具,目前的汽车只能在陆地上行驶,功能比较单一,无法应对越来越复杂和拥堵的交通状况,此外,现有汽车多采用燃油进行驱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能源消耗和空气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
在中国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7758501U公开了一种水陆空三栖汽车,其车身和底盘是固定连接的,底盘上同时安装有车轮、飞行装置和船用螺旋桨。该专利的结构相对复杂,且增加了底盘的重量和汽车的体积。因此,有必要在现有汽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从而实现一种适用于水陆空条件、利于节能环保、结构简单的交通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水陆空三栖模块化车厢与底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陆空三栖模块化车厢与底盘,包括车厢本体和底盘,所述车厢本体与所述底盘之间通过自动车钩连接,所述自动车钩上集成了电气接口,所述车厢本体包括车身和车罩,所述车罩覆盖于所述车身顶部,所述底盘包括水行底盘、陆行底盘和飞行底盘。
优选的,所述水行底盘包括悬浮板、悬浮气囊和一对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所述悬浮板位于车身底部,所述悬浮气囊包围在所述车身的四周,所述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对称地安装在所述车身的后端底部,所述涡轮螺旋桨发动机连接有锂电池,所述锂电池位于密封防水的电池盒内,所述电池盒安装在悬浮板的中心位置。
优选的,所述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包括涡轮马达以及通过减振缓冲环与涡轮马达输出轴连接的涡轮螺旋桨。
优选的,所述悬浮气囊为橡胶气囊。
优选的,所述陆行底盘包括底盘架、四个车轮及对应的四个减速器、四个轮毂电机和四个变压器,还包括两个电子差速控制器、锂电池组、辅助连接锁紧装置和自动车钩连接仓,所述车轮安装在底盘架的底部,所述锂电池组安装在底盘架上,锂电池组的四个输出端分别连接到位于底盘架上的四个变压器,所述变压器依次通过安装在底盘架上的轮毂电机、减速器分别与对应的车轮连接,所述两个电子差速控制器分别位于底盘架的前端与后端,且各自与两个变压器相连接,所述辅助连接锁紧装置分别安装在车身的四个内侧面,所述自动车钩连接仓内设有自动车钩,其安装在底盘架的中心位置。
优选的,所述轮毂电机包括通过支架依次连接的轮毂、定子、外置转子、第一连接杆、中心定位销、卡钳、第二连接杆和制动碟。
优选的,所述飞行底盘包括四组动力装置和散热仓,所述四组动力装置分别通过四个机臂安装在所述散热仓的顶部,所述散热仓位于所述车罩的顶部,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独立旋翼发动机、空气螺旋桨和旋翼稳定环,所述空气螺旋桨安装在独立旋翼发动机的侧面,所述旋翼稳定环安装在独立旋翼发动机的底部,且包围在空气螺旋桨的四周,所述散热仓内安装有锂电池,所述锂电池的输出端连接到独立旋翼发动机的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车罩为电致变色玻璃车罩。
优选的,所述车身前端的两侧安装有一对车前灯,所述车身前端还安装有电子显示屏,所述车身两侧设有对开车门,所述车身内设有180度旋转座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171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花单株脱粒机
- 下一篇:一种带轴向限位结构的管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