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电池钢壳扎线槽深度进行筛选的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17002.3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29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常海涛;叶永进;高小咕;吴时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04 | 分类号: | B07C5/04;B07C5/36 |
代理公司: | 35217 福州市鼓楼区鼎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向楠;黄幼姑 |
地址: | 353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口式 滑槽 电池钢壳 凸边 扎线槽 宽度距离 滑入 座体 本实用新型 中心线方向 对称设置 开口两侧 深度测试 侧壁 并列 垂直 筛选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电池钢壳扎线槽深度进行筛选的工具,包括座体,座体上并列开设有第一开口式滑槽和第二开口式滑槽,每个开口式滑槽的开口两侧的侧壁上均分别向该开口式滑槽的中心线方向延伸形成一凸边,同一开口式滑槽的两凸边对称设置,且该两凸边之间形成电池钢壳通道,工作时,电池钢壳依次滑入各个开口式滑槽进行扎线槽深度测试,在电池钢壳滑入单个开口式滑槽时,电池钢壳垂直于该开口式滑槽放置,且该开口式滑槽的两凸边落在电池钢壳的扎线槽上;其中第一开口式滑槽的两凸边的最短宽度距离=电池钢壳扎线槽的深度预定值+(0.01~0.1 mm),第二开口式滑槽的两凸边的最短宽度距离=电池钢壳扎线槽的深度预定值-(0.01~0.1 mm)。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制造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对电池钢壳扎线槽深度进行筛选的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碱性电池生产工艺,包括以下生产工序:打制正极环→插正极环→扎线→电池钢壳翻转→涂密封胶→插隔离管→注电解液→电解液吸收→注负极材料→封口。其中,所述扎线步骤是采用扎线机在电池开口一端的外侧进行“扎线”,“扎线”即位于扎线头两侧的扎线轮向内挤压高速旋转的电池钢壳使得在电池钢壳的外壁上形成一个环形沟槽(即扎线槽)。与此同时,电池钢壳的内侧相应的形成一环形凸条,当向电池钢壳的开口一端的内部插入外部套设有密封圈的集电体时,外部套设有密封圈的集电体向下移动至环形凸条位于密封圈的中部,此时密封圈的外周面与环形凸条发生挤压变形,从而实现对密封圈的卡紧固定。经扎线机扎线后得到的电池钢壳的扎线槽太深或太浅均会导致密封圈与电池钢壳内侧壁之间的贴合效果,从而影响电池的密封性和电池质量。因此,亟待开发一种能够对电池钢壳扎线槽深度进行筛选的工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对电池钢壳扎线槽深度进行筛选的工具。
一种对电池钢壳扎线槽深度进行筛选的工具,包括座体,座体上并列开设有第一开口式滑槽和第二开口式滑槽,每个开口式滑槽的开口两侧的侧壁上均分别向该开口式滑槽的中心线方向延伸形成一凸边,同一开口式滑槽的两凸边对称设置,且该两凸边之间形成电池钢壳通道,工作时,电池钢壳依次滑入各个开口式滑槽进行扎线槽深度测试,在电池钢壳滑入单个开口式滑槽时,电池钢壳垂直于该开口式滑槽放置,且该开口式滑槽的两凸边落在电池钢壳的扎线槽上;其中第一开口式滑槽的两凸边的最短宽度距离=电池钢壳扎线槽的深度预定值+(0.01~0.1 mm),第二开口式滑槽的两凸边的最短宽度距离=电池钢壳扎线槽的深度预定值-(0.01~0.1 mm)。
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电池钢壳扎线槽的深度进行筛选,将电池钢壳扎线槽的深度筛选结果作为判断扎线机的扎线轮的距离是否达到要求的依据从而对扎线机的扎线轮的距离进行适当调整,使得扎线机的扎线轮距离符合要求,进而保证经该扎线机扎线后的电池钢壳扎线槽的深度合格,避免电池钢壳扎线槽的深度过浅或过深从而造成电池成品的密封性能下降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座体上还并列开设有第三开口式滑槽,第三开口式滑槽的开口两侧的侧壁上也分别向该开口式滑槽的中心线方向延伸形成一凸边,该两凸边对称设置,且该两凸边之间形成电池钢壳通道,工作时,电池钢壳还滑入第三开口式滑槽进行扎线槽深度测试,在电池钢壳滑入该开口式滑槽时,电池钢壳垂直于该开口式滑槽放置,且该开口式滑槽的两凸边落在电池钢壳的扎线槽上;第三开口式滑槽的两凸边的最短宽度距离=电池钢壳扎线槽的深度预定值。工作过程中,当经扎线机扎线后的电池钢壳能够顺利通过第一开口式滑槽的电池钢壳通道、且被阻挡于第二开口式滑槽的电池钢壳通道外时,该电池钢壳扎线槽的深度合格,继续让该合格的电池钢壳滑向第三开口式滑槽,当电池钢壳不松不紧刚好能够通过第三开口式滑槽的电池钢壳通道时,该电池钢壳扎线槽的深度与电池钢壳扎线槽的深度预定值相当,为优等品,此时扎线机的两扎线轮的距离最优;当电池钢壳被阻挡于第三开口式滑槽的电池钢壳通道外(过紧)或非常顺利的通过第三开口式滑槽的电池钢壳通道(过松)时,该电池钢壳扎线槽的深度略浅或略深,为一等品,此时扎线机的两扎线轮的距离基本符合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170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工位方形凸台检测机
- 下一篇:一种弹簧长度分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