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科用四肢辅助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14232.4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4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孟晓源;樊勇;艾则孜·艾海提;马尔旦·艾尔肯;乌尔坎·叶尔肯;马乐;韩娟;李海涛;陈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01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科 四肢 辅助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用四肢辅助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管,所述第一固定管一端中部嵌入有第二固定管,所述第一固定管顶端与底端边部和第二固定管顶端边部均安装有第一束带,所述第一固定管顶端与底端边部和第二固定管顶端边部与第一束带一端对应位置处均安装有第二束带,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患者的患处在遇到撞击时,珍珠棉会吸收掉一部分撞击,然后撞击力传递到第二防撞板,进而经过支撑板传递到第一防撞板上,然后第一防撞板通过挤压套接在立柱上的弹簧,将弹簧压缩来吸收第一防撞板上的能量,从而达到了二次缓冲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固定方式还存在没有设置撞击的缓冲机构或者缓冲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骨科用四肢辅助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手臂和腿骨骨折是最为常见且严重的损伤,因为骨折的愈合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必须用外部的固定物来维持骨折复位后的正确位置,防止骨头再次发生移位,于是很多固定装置就应运而生;
但是由于现有的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容易产生固定不牢固的情况,而且现有的固定装置还存在不便于伸缩和缓冲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由于现有的固定装置结构过于简单,容易产生固定不牢固的情况,而且现有的固定方式还存在没有设置撞击的缓冲机构或者缓冲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用四肢辅助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管,所述第一固定管一端中部嵌入有第二固定管,所述第一固定管两端边部和第二固定管一端边部均安装有第一束带,所述第一固定管两端边部和第二固定管一端边部均安装有第二束带,所述第一束带一端粘结有魔术贴毛面片,所述第一束带一端粘结有魔术贴钩面片,所述第二束带一端安装有连接环,所述第二固定管一端中部均等距开设有限位孔,所述一固定管一端边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部安装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顶端焊接有金属块。
优选的,所述限位柱一端外表面开设有外螺纹,所述螺纹孔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螺纹孔和限位柱之间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管一端内壁焊接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固定管一端边部焊接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高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束带与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之间均通过铆钉连接,所述第二束带与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之间均通过铆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管的一端均等距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部均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外表面均安装有弹簧,所述立柱的一端焊接有固定柱,所述第一防撞板一端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防撞板两端边部均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焊接有第二防撞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防撞板的顶端粘结有珍珠棉。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内径大于立柱的直径,所述通孔的内径小于弹簧的外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通过第一束带上粘结的魔术贴毛面片与魔术贴钩面片之间的粘合与脱离,以及第一束带与第二束带上安装的连接环之间的连接与脱离,使本装置便于拆卸,操作简单。
2.通过调节第二固定管在第一固定管中的位置,并通过拧动金属块调整限位柱在螺纹孔中的位置将限位柱插入限位孔从而对第二固定管和第一固定管的相对位置进行锁死,实现了装置整体长度的调节,从而解决了各种医疗固定装置长度不同而需要使用不同的辅助固定装置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未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142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降温毛巾
- 下一篇:一种具有螺旋把手的胶棉拖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