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脉输液用安全夹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13614.5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28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沈云霞;蔡文娟;杨远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云霞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何志欣;侯越玲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脉 输液 安全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脉输液用安全夹组件,至少包括悬挂装置(1)和安全组件(2),所述悬挂装置(1)与所述安全组件(2)彼此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安全组件(2)至少包括夹持装置(3)和保险装置(4),其中:所述保险装置(4)至少包括固定盘(41)和卡合装置(42),在所述夹持装置(3)内夹持有输液管(5)的情况下,所述固定盘(41)与所述输液管(5)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固定盘(41)与所述卡合装置(42)卡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脉输液用安全夹组件。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将大量的液体、电解质或血液由静脉注入称之为静脉输液法。因注射的部位与输液的不同,可分为外周静脉输液、中心静脉输液、高营养输液(TPN)与输血等。静脉输液治疗是一种高度专业技术,其治疗层面涵盖肠道外输液、营养支持、用药与输液的治疗,始于17世纪。
目前在医疗临床护理中经常会有静脉输液程序,该静脉输液程序在操作上是将一次性静脉输液器的输液管一端上的钢针插于输液瓶(袋)的瓶塞内,然后将输液瓶(袋)挂于挂钩上,再将一次性静脉输液器的输液管另一端的钢针插入患者静脉注射处进行输液。经过长时间的临床观察中,现场医生发现静脉输液用的钢针与输液瓶(袋)的瓶塞之间,由于患者无意识的活动牵拉了静脉输液管后引起静脉输液用的钢针与输液瓶袋)的瓶塞之间脱开,导致静脉输液用的钢针外露污染及患者静脉注射处的血液回流在输液管内,引起输液故障,严重者因血液凝固阻塞静脉输液管后,导致患者重新进行静脉穿刺,加重患者的痛苦。
中国专利(公布号为CN203244642U)公开了一种静脉输液用安全夹组件,包括安全夹组件,该安全夹组件为纵向设置,在安全夹本体的上部连接设置有一安全夹延长件,该安全夹延长件上呈纵向开设有6~8个挂孔,安全夹组件的前安全夹片和后安全夹片尺寸相等并相互夹持,且在前安全夹片和后安全夹片的夹持面上均开设有位置相对应的纵向式的半圆形凹槽,该半圆形凹槽在前安全夹片和后安全夹片相互夹持后形成一圆柱型的通孔。该专利的安全夹本体与安全夹延长件呈一体式设计,安全夹延长件挂在输液瓶(袋)的挂钩上,安全夹在夹持输液管后位置固定,使得输液管被安全夹夹住不会受普通外力拉动下而下降,即防止了输液管钢针与输液瓶(袋)的瓶塞之间脱开。适用于各种医疗临床护理的静脉输液领域。但是,该专利至少具有以下缺陷:该专利的通孔半径过小会影响输液管液体流通,通孔半径过大会影响防脱落效果,并且无法在通孔失去防脱落作用时保证输液管钢针与瓶塞正常连接,具有一定的功能缺陷。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的一种静脉输液用安全夹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静脉输液用安全夹组件,至少包括悬挂装置和安全组件,所述悬挂装置与所述安全组件彼此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安全组件至少包括夹持装置和保险装置,其中:所述保险装置至少包括固定盘和卡合装置,在所述夹持装置内夹持有输液管的情况下,所述固定盘与所述输液管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固定盘与所述卡合装置卡合。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卡合装置设置于所述夹持装置上,所述卡合装置至少包括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装置壳体,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均通过至少一个弹簧部与所述装置壳体连接。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卡合装置还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固定盘卡合的凹槽,在所述固定盘朝向所述凹槽移动的情况下,所述弹簧部能够按照所述固定盘挤压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的方式受压收缩,在所述固定盘移动至所述凹槽内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能够按照所述弹簧部释放弹性势能的方式彼此之间相向运动,并且与所述凹槽共同构成限位空间。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滑块设置有第一提手,所述第一提手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按照贯穿所述装置壳体内壁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装置壳体外,同上,所述第二滑块设置有第二提手,所述第二提手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按照贯穿所述装置壳体内壁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装置壳体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云霞,未经沈云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136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拔罐器具
- 下一篇:一种实现温度自动控制的畜禽养殖业专用智能发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