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12954.6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2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邓显椿;夏波涛;季喜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祥博传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段国波 |
地址: | 31122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水冷 散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所述散热器本体内部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直流通道,所述两两相邻的直流通道之间通过隔挡部分隔,所述隔挡部上倾斜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直流通道首尾连通组成S形的水流通道回路,所述散热器本体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水流通道回路的一端与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流通道回路的另一端与出水口连通,所述散热器本体上方设有盖板。本实用新型散热器能够水流吸热的均匀性,水流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显著提高水流的吸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
背景技术
现代电子设备对可靠性要求、性能指标、功率密度等要求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的热设计也越来越重要。功率器件是多数电子设备中的关键器件,其工作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整机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功率器件的散热方案除了能有效的散掉热量外,可靠性也是至关重要的。当IGBT原件在工作时会产生导通以及开关损耗,因此需要安装冷却设备进行散热,以降低功率器件的温度,确保IGBT元器件在允许的温度下正常、可靠运行。目前,功率器件的冷却方式主要有风冷、水冷和热管等,随着器件性能要求和功率密度的进一步提高,对散热要求也越来越严苛。从可靠性考虑,一般选用水冷散热器件进行冷却,现有水冷散热器件中冷水流经水冷通道过程中,水流流动较为平缓,水流内部中心吸热较少,引起吸热不均,水冷散热效率低。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6024400公开了一种水冷散热器,该水冷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所述散热器主体内设置有至少两条并联设置且与所述散热器主体的进水口相连的进水流道、至少两条并联设置且与所述散热器主体的出水口相连的出水管道,及用于连接,每一所述进水流道与每一所述出水流道的汇流流道。此技术方案中散热流道水流流经汇流流道较为平缓,水流吸热不均,对散热器散热效率造成较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水流吸热不均影响散热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该水冷散热器水流在通孔中形成扰流,提高水流吸热的均匀性,从而大大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所述散热器本体内部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直流通道,所述两两相邻的直流通道之间通过隔挡部分隔,所述隔挡部上倾斜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直流通道首尾连通组成S形的水流通道回路,所述散热器本体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水流通道回路的一端与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流通道回路的另一端与出水口连通,所述散热器本体上方设有盖板。
本实用新型将直流通道收尾连通组成S形的水流通道回路,冷水从进水口进入水流通道回路,从出水口离开水流通道回路,从而将吸收的热量带离散热器,S形的水流通道回路能够增加冷却水在管道中的回流时间,提高冷水的吸热效率;通过在两两相邻的直流通道之间通过隔挡部分隔,所述隔挡部上倾斜开设有若干通孔,当水流流经直流通道后一部分水流从通孔中,通孔两侧的水流形成对流,从而起到对直流通道中水流的扰动作用,提高水流吸热的均匀性,水流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提高水流的吸热效率,进而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通孔为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孔径为2-4mm。
通孔的孔径不能设置过大也不能设置过小,通孔孔径设置过大会影响水流在水流通道回路中的循环,降低散热效率;通孔孔径设置过小形成的水流扰动效果不佳。所以本实用新型将圆形通孔的孔径设置为2-4mm,既能保证水流在水流通道回路中进行良好循环,又能对直流通道中的水流造成较好的扰动效果,显著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器本体与盖板之间设有钎料板,所述盖板通过钎料板采用真空钎焊工艺与散热器本体焊接为一体。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上部设有导热片。
通过在盖板上设置导热片从而提高散热器的吸热能力,进而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祥博传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祥博传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129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