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伤口冲洗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12763.X | 申请日: | 2019-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9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 发明(设计)人: | 徐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旭 |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伤口 冲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伤口冲洗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设有万向轮,且其内滑动设有抬升板,所述抬升板的底部固定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远离抬升板的一端穿过底座的底部固定设有支撑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设有挂液杆,所述挂液杆上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设有伸缩杆,所述挂液杆的中部固定设有鹅颈管,所述鹅颈管上远离挂液杆的一端固定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上设有卡紧组件,所述底座上滑动设有倒U型架,所述倒U型架上固定设有冲洗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一种移动式伤口冲洗装置整体移动便捷,稳定性好,冲洗位置灵活,提高冲洗效率,对患者附近的空间要求低,对患者的适应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移动式伤口冲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伤口冲洗是使用较多的医疗技术,伤口冲洗的方式通常是将冲洗液通过软管在伤口上进行冲洗,使用较为简单有效,但对于活动不便的患者、卧床的患者、大面积伤口等特殊患者,对其伤口的冲洗较为困难,而市场中的伤口冲洗装置虽然种类较多,但存在较多的问题:移动较为不便,且在增加轮子后其稳定性又降低,影响伤口冲洗的效率和效果;整体的结构固定,只能由患者适应设备,提高了患者二次受伤的风险;将冲洗液冲洗到伤口处时需要手持,增加了医疗人员的工作量且冲洗方向不易控制,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灵活性高、使用便捷的移动式伤口冲洗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式伤口冲洗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设有万向轮,且其内滑动设有抬升板,所述抬升板的底部固定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远离抬升板的一端穿过底座的底部固定设有支撑座,所述底座内固定设有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与抬升板传动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设有挂液杆,所述挂液杆上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设有伸缩杆,所述挂液杆的中部固定设有鹅颈管,所述鹅颈管上远离挂液杆的一端固定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上设有卡紧组件,所述底座上滑动设有倒U型架,所述倒U型架上固定设有冲洗台,所述冲洗台位于定位环的底部,所述底座上固定设有废液收集箱,所述废液收集箱与冲洗台连通。
所述伸缩杆上远离挂液杆的一端开设有挂液槽。
所述卡紧组件由拉杆、卡紧杆、螺旋弹簧及限位板构成,所述卡紧杆的一端与拉杆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穿过定位环的环壁后与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弹簧套接在卡紧杆的外表面上,且其两端分别与定位环及限位板抵接,所述限位板与定位环抵接。
所述限位板上与定位环抵接处固定设有硅胶垫。
所述冲洗台内设有圆弧凹槽,且其底部设有排液软管,所述排液软管的一端与圆弧凹槽的最低处连通,且其另一端与废液收集箱连通。
所述冲洗台的外端面上固定设有海绵垫。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一种移动式伤口冲洗装置包括了底座、万向轮、抬升板、支撑座、液压油缸、挂液杆、伸缩杆、鹅颈管、定位环等部件,通过万向轮、抬升板、支撑座等部件的配合,既实现整体的灵活移动,又能保证整体定位后的稳定性,通过鹅颈管、伸缩杆、倒U型架等部件,可实现冲洗位置的灵活调整,以更好的适应不同需求的患者,通过定位环、卡紧组件等部件的配合,实现冲洗位置、冲洗方向的快捷固定,降低医疗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伤口冲洗效率,一种移动式伤口冲洗装置整体移动便捷,稳定性好,冲洗位置灵活,提高冲洗效率,对患者附近的空间要求低,对患者的适应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伤口冲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旭,未经徐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127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