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内紧急情况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12488.1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3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秦雪;戴兆明;周志强;杨益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恒捷电梯救援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徐州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紧急情况 报警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内紧急情况报警装置,包括电梯本体,所述电梯本体的内壁卡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壁的左侧面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通孔内壁的右侧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震动监测模块、自动报警器、全景摄像头、支撑板、卡板、支撑杆、烟雾监测模块、控制模块和备用电源,解决了现在的电梯本体发生故障时,被困人员受伤无法触碰到救援按钮,和现在的电梯本体内部只在电梯的拐角处配备了监控摄像头,无法全面的对电梯内部的情况进行观察,从而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对电梯本体内的被困人员迅速安全做出救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报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梯内紧急情况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电梯一般会在电梯的内部设置一个报警按钮用于电梯发生故障被困人员紧急报警,但是当电梯发生紧急故障时,被困人员可能已经手上无法触碰到报警按钮,在监控室的工作人员无法迅速的发现被困人员并采取救援。现在的电梯大部分只在电梯内部的拐角处配备监控摄像头,只能对电梯内部的局部进行监控无法全面的观察电梯内部的情况,使处在监控室的工作人员无法准确的判段被困人员的情况和电梯内部的整体情况,从而急需一种电梯内紧急情况报警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内紧急情况报警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内紧急情况报警装置,包括电梯本体,所述电梯本体的内壁卡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壁的左侧面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通孔内壁的右侧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第一滑杆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第一滑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一滑套,第一滑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套的左侧面和第一凹槽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第一滑套卡接在支撑块的右侧面,支撑块的左侧面与卡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卡板的表面与第一卡槽的内壁搭接,卡板与第一卡槽配合使用,支撑块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内壁与卡杆的表面搭接,卡杆与电动推杆与底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与电梯本体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卡杆位于第二通孔内,第二通孔开设固定板的上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电梯本体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滑杆,第二滑杆表面套接有第二滑套,第二滑杆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套的上表面与电梯本体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第二滑套的相对面分别与支撑板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烟雾监测模块、备用电源、控制模块和自动报警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电梯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震动监测模块,支撑板的下表面均布设置有四个支撑杆,四个支撑杆的底端均与卡板的上表面搭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全景摄像头;所述备用电源分别通过导线与震动监测模块、烟雾监测模块、自动报警器、控制模块、电动推杆和全景摄像头电性连接;所述烟雾监测模块和震动监测模块分别通过导线与自动报警器电性连接;所述自动报警器通过导线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分别通过导线与电动推杆和全景摄像头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震动监测模块、自动报警器、全景摄像头、支撑板、卡板、支撑杆、烟雾监测模块、控制模块和备用电源,使电梯本体发生故障产生距离震动时,自动警报器能够迅速将电梯内是否有烟雾和电梯内的全景情况迅速发送至监控室,使监控室的工作人员能够根据电梯本体内部的实际情况向救援人员反馈,使救援人员能够根据电梯本体内的实际情况对电梯本体内被困人员实施救援,解决了现在的电梯本体发生故障时,被困人员受伤无法触碰到救援按钮,和现在的电梯本体内部只在电梯的拐角处配备了监控摄像头,无法全面的对电梯内部的情况进行观察,从而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对电梯本体内的被困人员迅速安全做出救援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恒捷电梯救援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徐州恒捷电梯救援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124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搅拌车封头
- 下一篇:一种梯内应急处理显示终端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