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快速更换模组的测试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10926.0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8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纪友哲;迟勇;徐向国;董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融硅思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C21/00 | 分类号: | F42C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更换 模组 测试 工装 | ||
本申请是可快速更换模组的测试工装,用于对数码雷管模组进行测试,结构包括:下浮板通过弹性件支撑于载板上;所述下浮板上方设置有可上下运动的压板;压板上的压杆通过转动副与连杆连接,所述连杆通过转动副与肘夹连接;所述肘夹通过两个转动副分别连接连杆与支架;支架固定在底座上;压板下方通过弹性件连接上浮板;所述上浮板上设置有探针孔;压板上设置有探针。下浮板上设置有托盘;当压板下压时,两浮板将待测件夹住并定位,压板上的探针从上而下穿过上浮板的探针孔,接触待测件触点,实现精确、快速地对复数个模组进行测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民爆/火工品设备的检测工装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可以快速更换待测数码雷管模组,并对其进行快速、准确测试的装置。
背景技术
数码雷管模组的生产环节中,涂锡、贴片、焊接及注塑等工艺流程广泛实现自动化。然而模组的测试环节仍然制约着生产效率的提升,这是因为现有技术中,模组在测试环节存在上下工装不便,测试效率低,准确性差,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已知现有技术中还未有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高模组测试效率,提高测试准确性。
技术方案:
可快速更换模组的测试工装,用于对电子雷管模组进行测试,结构包括:
下浮板通过弹性件支撑于载板上;
所述下浮板上方设置有可上下运动的压板;压板上的压杆通过转动副与连杆连接,所述连杆通过转动副与肘夹连接;
所述肘夹通过两个转动副分别连接连杆与支架;支架固定在底座上;
压板下方通过弹性件悬挂上浮板;所述上浮板上设置有探针孔;
压板上设置有探针;
所述下浮板上的定位槽内设置有可拆卸的托盘;所述托盘上设置有模组放置槽位。
优选地:所述定位槽为前端开口的下沉状槽。所述下浮板上的定位槽的前端开口两侧有倒角,使开口端呈喇叭状。
优选地:所述托盘前端设置有把手。
优选地:所述压杆安装在套筒内并可上下运动;所述套筒与支架连接,所述肘夹带有弯折;肘夹与连杆连接的转轴位于所述弯折处。所述连杆为两个弯折片状组合构成的中间有空隙的连接件。所述肘夹的弯折为直角弯折。
优选地:所述上浮板通过弹簧和导向杆悬挂于压板下方;所述下浮板通过弹簧和导向杆连接载板。
优选地:所述探针尖端朝下设置于压板;探针尾部接线端从压板上方伸出并连接线束。
优选地:所述上浮板上的探针孔与探针位置对应,当上浮板被压向压板时探针从探针孔中穿出。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有:
压板压住测试件后自锁,方便后续操作;
弹性浮板避免模组损坏;
使测试工装快速上下待测件,增加测试效率;
使待测模组在测试工装上精确定位,使探针能够精确地接触触点,增加测试精度。
设有可拆装的托盘,方便上下待测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压杆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两浮板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4为托盘示意图。
图中标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融硅思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融硅思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109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