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料斗及应用于盾构螺旋机的保压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08357.6 | 申请日: | 2019-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8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 发明(设计)人: | 许修挺;李亚军;温法庆;周正阳;胡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 |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E21D9/12 | 
| 代理公司: | 44339 佛山市广盈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俊 | 
| 地址: | 344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料斗 室内 渣土 料斗盖板 料斗壳体 搅拌桨 温水 气球 本实用新型 湿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保压泵 进水口 螺旋机 种料斗 打散 盾构 结块 腔室 凝固 监测 引入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料斗及应用于盾构螺旋机的保压泵装置,该料斗包括料斗壳体和料斗盖板,所述料斗盖板固定在所述料斗壳体上方并形成料斗腔室;所述料斗腔室内设置有搅拌桨,通过所述搅拌桨对进入所述料斗腔室内的渣土进行搅拌;而且,所述料斗腔室内还设置有气球,通过气球进一步打散进入所述料斗腔室内的渣土;另外,所述料斗腔室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当监测到温度和湿度都较低,可将温水经料斗盖板上的料斗进水口引入到所述料斗腔室内;通过对进入料斗腔室内的渣土进行搅拌以及加入温水的方法,能有效规避渣土在所述料斗内出现凝固结块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盾构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料斗及应用于盾构螺旋机的保压泵装置。
背景技术
当土压平衡盾构在富水砂层中施工掘进时,由于土层有含水量大和稳定性差的问题,为防止地面沉降,就需采用土压平衡模式掘进,盾构向前推进过程中大量砂、砂砾、水进入土仓,由于这种砂土不具备保水性,在土仓内经过搅拌极易形成水、渣离析的情况,在土仓内具有一定压力的情况下,螺旋机排土时,高压力的水体会有大量的泥水将会从螺旋机喷涌而出,形成喷涌;发生喷涌之后的渣土和水由于不能及时排出,将大量流入隧道底部,而且由于螺旋机排土不畅,掘进速度会明显降低,土压难以控制,往往忽高忽低,将进一步扰动前方土体,形成恶性循环,大大影响了施工效率,甚至造成地面塌方,严重影响地面建筑物的安全及盾构设备的安全,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现有的技术中,一般通过保压泵装置保证盾构螺旋机土仓内的压力,即将盾构螺旋机与保压泵装置的料斗连接,将渣土送入到料斗中进行处理,然后料斗再将渣土定量、连续的泵送到渣土回收箱中,以此方式保证盾构螺旋机土仓内的压力。但是,传统的料斗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导致渣土在料斗内出现结块的现象,造成管路的堵塞,使料斗不能将渣土定量、连续的泵送到渣土回收箱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料斗及应用于盾构螺旋机的保压泵装置,该料斗内设置有搅拌桨,通过所述搅拌桨对进入所述料斗内的渣土进行搅拌;而且,所述料斗内设置有气球,通过气球释放气体来进一步打散渣土;另外,所述料斗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当监测到温度和湿度都较低,可向所述料斗内加入适当温水,能有效地防止渣土在所述料斗内出现凝固结块的现象。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料斗,所述料斗包括料斗壳体和料斗盖板,所述料斗盖板固定在所述料斗壳体上方并形成料斗腔室;
所述料斗盖板的顶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搅拌轴,所述电机的搅拌轴延伸至所述料斗腔室内,且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搅拌桨;所述料斗盖板的顶部还设置有与所述料斗腔室连通的料斗进水口和多个料斗进料口;
所述料斗壳体的一侧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料斗腔室连通的料斗泵送口,另一侧上设置有与所述料斗腔室连通的料斗出料口;所述料斗腔室内设置有气球,所述气球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口,所述料斗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料斗腔室连通的料斗进气口,所述气球的进气端设置在所述料斗进气口中。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料斗盖板上设置有多个料斗盖板安装通孔,所述料斗壳体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料斗盖板安装通孔相对应的料斗盖板安装孔位;
所述料斗盖板基于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料斗盖板安装通孔、料斗盖板安装孔位的配合固定在所述料斗壳体上方。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料斗盖板上设置有进水孔座和多个进料孔座;
所述料斗进水口为设置在所述进水孔座中心处的进水通孔,所述进水通孔与所述料斗腔室连通,且所述进水孔座在所述进水通孔的外周设置有多个水管固定孔位;
所述料斗进料口为设置在所述进料孔座中心处的进料通孔,所述进料通孔与所述料斗腔室连通,且所述进料孔座在所述进料通孔的外周设置有多个进料管固定孔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未经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083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直径盾构隧道出洞防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封堵气体逃逸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