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吹脱剥离粘泥的冷凝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07699.6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1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印;赵俊;陈文龙;王书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州市厚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边鹏 |
地址: | 4547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吹脱 剥离 冷凝器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吹脱剥离粘泥的冷凝器,包括: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吹脱剥离粘泥的冷凝器,包括:上端为开口的壳体、通向壳体内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通向壳体内的进气口和出液口、壳体内的上封板和下封板、穿过上封板和下封板的冷凝管;进水口设在下封板下端,出水口设在上封板上端,进气口设在上封板下端,出液口设在下封板上端,壳体底端设有通向壳体内的吹气管,吹气管上设有阀门,吹气管与压缩风机连接;本实用新型方便观察冷凝管污垢情况,循环水处理中的化学反应和物理作用结合起来协同作用,方便剥离冷凝器壁上的粘泥不易结垢,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稳定性,为不停车检修提供了新可行办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吹脱剥离粘泥的冷凝器。
背景技术
冷凝器是一种热交换设备,通常使用冷却循环水对气态物料进行冷却降温,冷凝形成液体。由于敞开式循环冷却塔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会吸入一些灰尘和悬浮物,使循环水中的有机质增加,随着循环水的温度升高,从而有利于微生物和藻类在冷却循环水中的生长。随着循环水浓缩倍数增加,循环水中的PH同时升高,盐分不断累积,微生物不断累积在冷凝器壁上生长成为粘泥。微生物繁殖、代谢产生的黏液(象胶水一样具有很强黏性),与循环水中的悬浮物(补充水进入、冷却塔抽风冷却水洗涤空气灰尘进入)和微生物尸体等交织黏附在一起,随水流黏附在设备壁面,不久就会形成一层滑腻的垢层,即所谓的表面疏松多孔的软垢。附着在换热管壁的软垢,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系数很小,只有不锈钢材的百分之一),因此会造成换热效果明显下降,影响生产负荷。同时软垢层疏松多孔,为氧气的渗入形成良好通道,在循环水这个大的电导池中(富含盐),形成无数个小浓差电池,每个小电池就是一个点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加速设备点蚀现象的发生,久之即发生冷凝器设备纵深腐蚀穿孔事故,缩短设备使用寿命,粘泥剥离剂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渗透性,其穿透力强、毒性低,作用快,对由粘泥、油泥、菌藻分泌物及菌藻等组成的粘泥有良好的分解剥离作用,同时还具有软化和清洗金属表面的陈垢、缓蚀和提高设备换热率的作用,粘泥剥离剂还对硫酸盐还原菌、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均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但是由于循环水经过泵打进冷凝器后,管径一下子变大很多,流速减缓,对冷凝器管壁冲刷能力减少,大大降低了粘泥剥离效果,从而使药剂剥离粘泥能力减少很多。为了保证冷凝器良好的换热效果,不少企业把冷凝器上封头打开,人工用铁刷子对冷凝器上的每一个孔进行清理,费时费工,全部清理完毕需要二个人二天时间才能清理完毕,每次都要用坏较多铁刷子。当全封闭的冷凝器运行时,无法拆开封头进行人工间隙清量粘泥,只能停机检修,利用高压冲洗机对冷凝器进行冲洗,从而影响生产和降低企业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可吹脱剥离粘泥的冷凝器,不用停车检修且便于剥离冷凝器壁上的粘泥。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吹脱剥离粘泥的冷凝器,包括:上端为开口的壳体、通向壳体内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通向壳体内的进气口和出液口、壳体内的上封板和下封板、穿过上封板和下封板的冷凝管;所述进水口设在所述下封板下端,所述出水口设在所述上封板上端,所述进气口设在所述上封板下端,所述出液口设在所述下封板上端,所述壳体底端设有通向壳体内的吹气管,所述吹气管上设有阀门,所述吹气管与压缩风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开口处设有网罩。
优选的,所述吹气管上方设有气体分布器,所述气体分布器为带通孔的套壳。
优选的,所述阀门为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方便观察冷凝管污垢情况,循环水处理中药剂的化学反应和物理作用结合起来协同作用,方便剥离冷凝器壁上的粘泥不易结垢,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稳定性,为不停车检修提供了新可行办法。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可吹脱剥离粘泥的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州市厚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孟州市厚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076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活性炭布加工装置
- 下一篇:光催化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