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型转向压裂工程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07110.2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3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波;熊勇富;罗宇灿;李军龙;屈剑峰;龚杨;王荣;刘洋;刘宇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E21B43/26;E21B49/00 |
代理公司: | 51211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冉鹏程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旋塞阀 三通 连通 储液罐 本实用新型 注入装置 低压管 高压泵 连接管 水平段 支线管 上端 竖直 压裂 地层条件 工程模拟 管道连通 实验基础 暂堵剂 下端 左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型转向压裂工程模拟装置,包括储液罐、高压泵、注入装置、三通Ⅰ、水平段模拟管、第一高压旋塞阀、第二高压旋塞阀、支线管、水平低压管、三通Ⅱ和竖直连接管;所述储液罐、高压泵、注入装置、三通Ⅰ依次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水平段模拟管左右两端分别与三通Ⅰ右端和第一高压旋塞阀连通,所述支线管两端分别与第二高压旋塞阀和三通Ⅱ左端连通,所述第二高压旋塞阀与三通Ⅰ上端连通,所述竖直连接管两端分别与第一高压旋塞阀和三通Ⅱ下端连通,所述水平低压管两端分别与储液罐和三通Ⅱ上端连通。本实用新型能模拟了暂堵颗粒在不同地层条件下的暂堵效果,从而为现场暂堵剂转向压裂技术的实施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转向压裂工程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对低渗透油田的开发,一般采用压裂投产方式进行开采。为了可以提高原有油田的采收率,一般采用纤维暂堵转压技术,在压裂液破开岩层后向目的层中泵入暂堵剂,暂堵剂进入到旧裂缝内,随着暂堵剂的聚集会产生高强度的滤饼,使后续压裂液不能进入旧裂缝内,随着压力不断升高,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储层伤害程度的差异,岩层产生新裂缝或使裂缝转向,达到提高单井产量、降低压裂成本的目的。
目前,暂堵颗粒在不同地层条件下暂堵效果的差异对堵老裂缝造新裂缝起着重要作用,也对压裂后的施工效果产生影响。
经检索,目前暂未有大型转向压裂工程模拟装置的相关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能模拟了暂堵颗粒在不同地层条件下的暂堵效果,从而为现场暂堵剂转向压裂技术的实施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的大型转向压裂工程模拟装置。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石油开采过程中,能显著提高现场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大型转向压裂工程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罐、高压泵、注入装置、三通Ⅰ、水平段模拟管、第一高压旋塞阀、第二高压旋塞阀、支线管、水平低压管、三通Ⅱ和竖直连接管;所述储液罐、高压泵、注入装置、三通Ⅰ依次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水平段模拟管左右两端分别与三通Ⅰ右端和第一高压旋塞阀连通,所述支线管两端分别与第二高压旋塞阀和三通Ⅱ左端连通,所述第二高压旋塞阀与三通Ⅰ上端连通,所述竖直连接管两端分别与第一高压旋塞阀和三通Ⅱ下端连通,所述水平低压管两端分别与储液罐和三通Ⅱ上端连通;
所述高压泵、注入装置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流量计,所述水平段模拟管右端设有高压压力传感器,所述水平段模拟管与支线管之间设有裂缝模拟系统,所述竖直连接管上设有废液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高压泵和压力传感器之间设有高压稳流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高压稳流器与高压泵之间采用高压软管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压力传感器、流量计之间设有泄压阀,所述泄压阀通过管线与储液罐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裂缝模拟系统包括两组岩板模拟管管路和若干个不同管径的模拟管管路,岩板模拟管管路包括依次连通的阀门Ⅰ、岩板压力传感器、岩心夹持器和岩板流量计,模拟管管路包括依次连通的阀门Ⅱ、模拟管和模拟管流量计,阀门Ⅰ和阀门Ⅱ均与水平段模拟管连接,岩板流量计和模拟管流量计均与支线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储液罐包括两个储液箱和连接管,两个储液箱底部通过连接管连通,连接管上设有开关阀,其中一个储液箱与高压泵连接,另一个储液箱与支线管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大型转向压裂工程模拟装置,模拟了暂堵颗粒在不同地层条件下的暂堵效果,从而为现场暂堵剂转向压裂技术的实施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提高现场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071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下压缩平衡式过电缆封隔器
- 下一篇:一种止水胶囊充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