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强度增强结构的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05957.7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61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40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王增全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固带 保护层 加固条 电缆 强度增强结构 本实用新型 内部设置 安装槽 外边沿 线芯 电缆加工 电缆连接 电缆设备 环形排列 技术电缆 间隔均匀 接触不良 一端连接 一体结构 增强电缆 重力原因 短路 槽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强度增强结构的电缆,包括保护层和线芯,所述保护层内部设置有用于增加电缆强度的加固带,所述加固带外边沿上设置有可增强电缆连接时强度的加固条,所述加固条远离加固带的一端连接到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内部设置有与加固条配合使用的槽体,所述加固条与加固带为一体结构,所述加固条在加固带外边沿上间隔均匀设置,两相邻所述加固条一端与加固带连接另一端与保护层连接组成用于线芯放置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在加固带与保护层之间呈环形排列,解决现有技术电缆与电缆连接强度不够造成短路和电缆与其连接的电力器具由于电缆重力原因导致接触不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电缆加工行业有良好的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强度增强结构的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作为电力传输的重要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电缆与电缆之间连接或者电缆与其连接的电力器具的连接需要坚固的结构。但是生活中有很多由于连接结构强度不足造成电缆与电缆连接位置发生断路的情况发生,也有部分电缆与其连接的电力器具连接时由于电缆重力或者外物施加在电缆上的重力因素造成其连接处发生移动进而导致接触不良的情况。由于安全用电无小事,电缆连接一旦造成短路或者接触不良,维修需要专业人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强度增强结构的电缆,解决现有技术电缆与电缆连接强度不够造成短路和电缆与其连接的电力器具由于电缆重力原因导致接触不良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带有强度增强结构的电缆,包括保护层和线芯,所述保护层内部设置有用于增加电缆强度的加固带,所述加固带外边沿上设置有可增强电缆连接时强度的加固条,所述加固条远离加固带的一端连接到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内部设置有与加固条配合使用的槽体,所述加固条与加固带为一体结构,所述加固条在加固带外边沿上间隔均匀设置,两相邻所述加固条一端与加固带连接另一端与保护层连接组成用于线芯放置的安装槽,各所述安装槽在加固带与保护层之间呈环形排列形成用于线芯安装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带为沿电缆长度方向延伸的正六棱柱结构,所述加固条有六个且设置在加固带横截面的六个边角处,所述加固条长度与加固带长度相等,所述安装槽有六个且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结构,所述加固条间隔排列形成将各安装槽分开且均匀在加固带与保护层之间排列的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加固条上远离加固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其垂直设置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有多个且沿加固条长度方向间隔均匀设置,所述定位块宽度大于加固条的厚度,形成定位块与加固条组成“T”字型的连接结构,所述保护层内部设置有与定位块配合使用的卡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块上位于加固条的两侧面均设置有用于自攻丝穿过的圆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加固条上设置有间隔均匀的凹槽,所述凹槽贯穿加固条厚度方向,所述凹槽为等腰梯形结构且等腰梯形下底面靠近加固带设置,所述凹槽均位于两相邻定位块中间,形成凹槽与定位块依次沿加固条长度方向均匀排列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保护层内部的六棱柱安装槽与六棱柱加固带的设置形成类似于蜂巢的结构,使得线芯的放置结构更加坚固;加固条上部的定位块的设置将加固带与保护层紧密连接,形成用于线芯的放置结构;定位块上的用于自攻丝穿过的圆孔的设置,在电缆与电力器具连接完成后通过自攻丝将电缆固定在电力器具附近,防止由于电缆重力或者电缆上其他物体的重力造成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加固条上凹槽的设置在电缆与电缆连接时可以通过束缚带将两段电缆上相邻的凹槽连接,保证电缆与电缆连接时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强度增强结构的电缆的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强度增强结构的电缆加固条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强度增强结构的电缆定位块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科技学院,未经黄河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059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弯型电缆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碳纤维复合导体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