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浅覆土盾构隧道下穿道路加固保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04672.1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4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阳紫东;张桥;王智鑫;龙华东;刘新建;刘晓杰;李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0;E21D11/08 |
代理公司: | 42113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宣仙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盾构隧道 隧道 盾构隧道施工 本实用新型 地下连续墙 保护结构 素混凝土 注浆加固 土体 注浆 安全稳定 道路加固 道路两侧 扩体锚杆 施工线路 预留的 注浆孔 阀管 覆土 内袖 上浮 下穿 钻孔 施工 保证 | ||
1.一种浅覆土盾构隧道下穿道路加固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保护结构包括置于盾构隧道(1)上方既有道路(2)正下方的注浆加固层、置于盾构隧道(1)上方既有道路(2)两侧的多幅素混凝土地下连续墙(4)和置于既有道路(2)正下方的盾构隧道(1)底部的多个扩体锚杆(6),所述注浆加固层包括上方的WSS注浆加固层(3)和袖阀管注浆加固层(5);其中,所述WSS注浆加固层(3)是在盾构隧道施工前,从既有道路(2)上方对道路下方隧道范围上方的土体进行WSS钻孔注浆形成的注浆加固层,所述袖阀管注浆加固层(5)是在盾构隧道施工完成后,通过盾构隧道(1)内预留的注浆孔对既有道路(2)下方盾构隧道(1)顶部120°范围内土体采用洞内袖阀管注浆进行加固形成的注浆加固层;所述多幅素混凝土地下连续墙(4)是在盾构隧道施工前,沿着盾构隧道(1)的施工线路施工而成,相邻两幅素混凝土地下连续墙(4)的间距为6~10m,靠近既有道路(2)两侧的素混凝土地下连续墙(4)距离既有道路(2)的间距为1~3m;每个扩体锚杆(6)均是在盾构隧道施工完成后,从盾构隧道底部向盾构隧道下方的土体施工而成,其锚固段长度为0.8~2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覆土盾构隧道下穿道路加固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置于既有道路(2)两侧的多幅素混凝土地下连续墙(4)间距相等,每幅素混凝土地下连续墙(4)的厚度为0.4~0.7m,深度延伸至盾构隧道(1)两侧,且延伸至隧道(1)两侧的深度为盾构隧道(1)高度的1/4~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浅覆土盾构隧道下穿道路加固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WSS注浆加固层(3)的宽度延伸至隧道两侧3~6m,其注浆加固采用水灰比为1.2:1的水泥浆,注浆压力控制在0.6-1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浅覆土盾构隧道下穿道路加固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体锚杆采用新型承压型扩体锚杆,其中一端使用小型锚杆机穿过盾构隧道管片预留孔后埋入隧道(1)下方的土体内3~5m内,并在埋设完成后注入水泥浆使其端头嵌入在水泥浆加固土体内形成结石体,其注入水泥浆按400kg/m水泥消耗注入量控制,扩体锚杆的另一端用高强螺栓和钢垫片固定在隧道管片上,每根扩体锚杆的结石体抗压强度约为35Mpa,抗拔承载力约为80KN/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浅覆土盾构隧道下穿道路加固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袖阀管注浆加固层(5)的袖阀管注浆管采用的袖阀管,注浆压力为0.4~3.5MPa,其注浆孔位分布在盾构隧道(1)的盾构管片两侧的上方10点、11点、12点、1点、2点方向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浅覆土盾构隧道下穿道路加固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当隧道埋设深度大于4m时,其素混凝土地下连续墙(4)的长度控制在4m,连续墙上部为采用黏土回填的空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0467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