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周转箱及资产检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01818.7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2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季欣荣;蔡奇新;宋瑞鹏;王忠东;高雨翔;金在东;李恒;朱建;王德玉;陈飞;苏慧玲;程含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三厂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32224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艳艳;董建林 |
地址: | 2111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周转箱 方形框架 安装支架 赋码装置 核查 读取 条码读取器 射频 电力计量设备 本实用新型 方形结构 检验设备 上下移动 识别装置 条码信息 码信息 一次性 竖直 条码 纸质 资产 查验 周转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周转箱及资产检验设备,包括方形框架以及安装在方形框架上的核查赋码装置;方形框架,用于将周转箱以整垛的方式进出方形框架;核查赋码装置能够沿方形框架的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从而依次对每层周转箱进行核查;核查赋码装置,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为与周转箱形状相配合的方形结构;安装支架上设置有:若干个条码读取器,用于读取周转箱上的纸质条码信息;所述条码读取器的安装位置与周转箱上条码所在点布置;射频码识别装置,用于读取周转箱及周转箱内电力计量设备资产的射频码信息。方便将周转箱以整垛的方式进出,实现一次性对整垛周转箱依次逐层进行扫码查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计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周转箱及资产检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计量设备省级智能电能表集中检定配送业务的大规模开展,电能计量业务管理模式发生巨大变化。在集中检定模式下,用表单位的用表需求与电力公司计量中心的生产呈直接依赖关系,计量设备的到货、检定、配送、仓储、安装等工作环环相扣,上下游环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其他环节,问题叠加影响甚至会造成系统的崩溃。
电力计量周转箱属于循环重复使用物资,箱上粘贴有对应箱资产编号的条形码及RFID标签,电力计量周转箱的资产编号与箱内电力计量设备资产标号绑定,对电力计量周转箱的使用贯穿计量器具从到货至配送环节全程,一旦信息有误将会影响到电力公司各业务流程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方便资产信息读取设备对表箱资产信息的读取,将电力计量周转箱分四面,共张贴6张条形码,2张RFID电子标签,设备读取时一般选其一读取。在冗长的周转流程中,周转箱上只要有一处条码信息出现错误、丢失,就可能造成电力计量资产绑定错误,对电力计量业务开展造成混乱。
而且,目前周转箱需要一个一个的读取,费时费力,不够方便快捷,需要设置一种能够一次性对整垛周转箱依次逐层进行扫码查验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周转箱及资产检验设备。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周转箱及资产检验设备,包括方形框架以及安装在方形框架上的核查赋码装置;
所述方形框架,用于将周转箱以整垛的方式进出方形框架;
所述核查赋码装置能够沿方形框架的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从而依次对每层周转箱进行核查;
所述核查赋码装置,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为与周转箱形状相配合的方形结构;
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
若干个条码读取器,用于读取周转箱上的纸质条码信息;所述条码读取器的安装位置与周转箱上条码所在点布置;
射频码识别装置,用于读取周转箱及周转箱内电力计量设备资产的射频码信息。
进一步的,述的周转箱及资产检验设备,所述安装支架上还设置有激光发射接收器,用于通过向周转箱持续发射激光,经过周转箱反射回后再接收反射激光,来检测周转箱外形。
进一步的,所述的周转箱及资产检验设备,所述方形框架两侧竖直方向设置有皮带,皮带上下两端通过转轴固定;
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皮带夹紧机构,用于通过皮带夹紧机构与方形框架上的皮带连接固定;
所述转轴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转动,带动核查赋码装置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周转箱及资产检验设备,
所述方形框架两侧还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与皮带移动方向平行设置;
所述安装支架上对应位置设置有与导轨相配合的滑块,滑块与方形框架上的导轨配合滑动连接,起核查赋码装置上下移动时的定位导向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三厂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三厂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018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信号屏蔽装置的RFID通道门
- 下一篇:一种港口智能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