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上用的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01512.1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91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袁冬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冬青 |
主分类号: | F21S41/00 | 分类号: | F21S41/00;F21V21/14;F21V21/36;F21V33/00;F21W107/20;F21W102/00 |
代理公司: | 11367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蒋路帆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柱 照明装置 照明灯 手摇把 摄像头 灯罩 控制中心 连接座 横杆 箱门 电源 把手 本实用新型 角度和方向 全方位照射 挡板 内部设置 升降控制 外侧设置 透明箱 支撑体 底座 下端 船体 升降 清洁 监控 | ||
一种船上用的照明装置,它涉及照明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上用的照明装置。它包含升降柱、升降控制中心、手摇把、电源、连接座、底座、外侧箱体、箱门、把手、透明箱、挡板、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灯罩、照明灯、摄像头,所述的升降柱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中心和电源,控制中心和手摇把相连接,手摇把的外侧设置有外侧箱体,外侧箱体上设置有箱门,箱门上设置有把手,升降柱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采用升降柱作为主要支撑体,能够升降,方便对照明灯以及灯罩等进行清洁,设置有摄像头,能够对船体周围的环境及情况进行监控,设置有两个照明灯,能够确保照明的光线、角度和方向能够全方位照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上用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中国专利号CN201310187525.6记载的船用照明灯具结构,包括:后壳,包括具有开口端的盒体,所述盒体用于收容光源;透明盖,为板状结构,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盒体的开口端,所述透明盖可将所述开口端闭合;固定件,包括狭长形的第一主体及由所述第一主体的一端延伸并弯曲形成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主体设置于所述透明盖上,所述透明盖可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后壳相固定;第一网罩压片,为片状结构,所述第一网罩压片的一端弯曲形成与所述支架相适配的第一弯曲部;第一螺纹紧固件,所述第一网罩压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所述第一螺纹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一网罩压片及所述第一固定部,使所述第一网罩压片固定;及网罩,由多条支架交错形成,所述支架压持于所述第一弯曲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间,以使所述网罩固定于所述透明盖的一侧面上。它含有密封圈,上表面与透明盖相抵持,使后壳与透明盖间密封,从而加强上述船用照明灯具结构的防爆性,且整个密封结构较为简单,并不会对打开透明盖的操作产生影响,方便了对后壳内部光源的维护,密封圈为中部空心结构,以减小密封圈的硬度,提高密封圈的压缩量及易压缩程度,进一步加强了上述船用照明灯具结构的防爆性。但是它的结构较为复杂,且功能比较单一,灵活性较差,没有监控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船上用的照明装置,它采用升降柱作为主要支撑体,能够升降,方便对照明灯以及灯罩等进行清洁,设置有摄像头,能够对船体周围的环境及情况进行监控,设置有挡板,使其具有遮阳的作用,使其与传统的船体的照明装置相比更具灵活性,功能更多,设置有两个照明灯,能够确保照明的光线、角度和方向能够全方位照射,设置有外侧箱体,能够保护手摇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升降柱1、升降控制中心11、手摇把12、电源13、连接座2、底座3、外侧箱体4、箱门41、把手411、透明箱5、挡板6、第一横杆7、第二横杆8、灯罩9、照明灯91、摄像头10,所述的升降柱1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控制中心11和电源13,升降控制中心11和手摇把12相连接,手摇把12的外侧设置有外侧箱体4,外侧箱体4 上设置有箱门41,箱门41上设置有把手411,升降柱1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座2,连接座2的下方设置有底座3,升降柱1的上端设置有透明箱5,透明箱5的内部设置有摄像头10,摄像头10与电源13电性连接,透明箱5的上方设置有挡板6,升降柱1上方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横杆7,升降柱1的上方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横杆8,第一横杆7和第二横杆8上设置有灯罩9,灯罩9的下方设置有照明灯91。
所述的连接座2上设置有拉槽21。
所述的第一横杆7的结构和第二横杆8的结构相同。
所述的透明箱5的箱体正中间上设置有圆孔。
所述的摄像头10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冬青,未经袁冬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015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智能控制导光管无电照明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车灯初级光学元件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