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标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01504.7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8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罗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日杰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24 | 分类号: | G08B1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标签 系统 | ||
1.智能标签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智能标签系统包含了被动启动模块(1)、扫描感应模块(2)、标签开锁模块(3)、信号发射模块(4)、报警模块(5)以及信息处理模块(6),其中扫描感应模块(2)中的天线磁场感应模块(3-11)是一个独立的电磁感应磁棒用于标签通过天线感应区域时与天线磁场产生谐振或感应信号波动,从而触发天线报警,另外扫描感应模块(2)中的被动信号感应器(3-1)在标签没有被开启时在天线感应区域内产生感应电流电压,该感应电流电压由扫描感应模块(2)中的信息处理模块(6)捕获并进行处理。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标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标签开锁模块(3)包括相连的信号发射模块(4)、对应的扫描感应模块(2)和被动启动模块(1),所述的标签开锁模块(3)中的轻触开关(7-5)一端连接电源+5V,另一端与开锁模块中的(7-3)的+5V端连接,所述的标签开锁模块(3)中的信号发射模块(4)包括芯片一(8-2),芯片一(8-2)的引脚1与信号发射模块(4)中的信号处理器(8-1)的3脚连接,芯片一(8-2)的引脚2与电阻R1串联后接芯片二(8-3)的4脚,芯片一(8-2)的3脚接地,芯片一(8-2)的5脚接5V直流电源同时与电容C4的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芯片一(8-2)的4脚串联电阻R2后与MOS管Q1的栅极和电阻R3连接,电阻R3的另一脚接地,MOS管Q1的漏极接地,MOS管Q1的源极与三个并联电容(C5,C7,C8)的一端连接,与电感L3的一端连接,电感L3的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3的正极和电源+5V连接,极性电容C3的负极接地,三个并联电容(C5,C7,C8)的另一端连接脉冲天线Header2,脉冲天线Header2另一脚接地,芯片二(8-3)的5脚接+5V,芯片二(8-3)的3脚接地,芯片二(8-3)的1脚悬空,芯片二(8-3)的2脚与电阻R4、晶振Y1以及电容C12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阻R5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Y1的2脚、电容C13连接,电容C13的另一端与电容C12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信号处理器(8-1)的8脚接地,信号处理器(8-1)的1脚与电阻R6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接口Header1连接,接口Header1可连接指示灯或者其它信号指示器,信号处理器(8-1)的8脚接开关K1的一脚和电容C9,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开关K1的另一端接+5V电源。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标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扫描感应模块(2)包括被动启动模块(1)、报警模块(5)以及信息处理模块(6),所述的被动启动模块(1)中的侧压开关K2的一端与信息处理模块(6)的处理芯片(5-1)的5脚连接,并与电阻R1连接,侧压开关K2另一端接地,处理芯片(5-1)的8脚、3脚和4脚接地,报警模块(5)的蜂鸣器BELL的一脚与升压电感L1的1脚连接,蜂鸣器BELL的另一脚与升压电感L1的3脚连接,并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升压电感L1的2脚接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电阻R6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接+3V,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5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接处理芯片(5-1)的7脚,扫描感应模块(2)的信号接收器L2的2脚接地,信号接收器L2的1脚接电容C1,电容C1的另一脚与电阻R2、电阻R3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1的另一端连接并接电源+3V,电容C2与电阻R9并联,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阻R8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阻R7和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接+3V,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3V,发射极接电阻R4和电容C1以及处理芯片(5-1)的6脚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标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被动启动模块(1)中的导针(4-1)顺着孔(4-3)插入锁芯(4-7)的锁孔(4-8)时把侧压开关K2的开关按键(4-4)压下致使侧压开关K2合上,当把导针(4-1)从孔(4-3)拨出时侧压开关K2的开关按键(4-4)弹起,侧压开关K2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日杰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日杰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0150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钻孔设备的定位夹具机构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短纤维生产用原料脱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