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材料应变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01026.X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7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黄胜华;周钢;吴杜雄;黄河山;柳挺;李伟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赛西标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B11/16 |
代理公司: | 44245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仵乐娟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位移传感器 测试装置 测量数据传输 应变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 材料试验机 位移传感器 滑动支架 拉伸试验 量程可调 微型激光 整套系统 传统的 可调式 引伸计 滑轨 计算机 替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材料应变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采用三个激光位移传感器,进一步将激光位移传感器、可调式滑动支架以及滑轨相结合,实现了量程可调,并且该测试装置可适用于传统的材料试验机中,可通过USB接口直接将微型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测量数据传输至计算机上,无需更改整套系统,即可满足对各种材料的拉伸试验,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可直接替代引伸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材料应变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拉伸试验是材料应变试验中的一种,拉伸试验是指在承受轴向拉伸载荷下测定材料特性的试验方法。利用拉伸试验得到的数据可以确定材料的弹性极限、伸长率、弹性模量、比例极限、面积缩减量、拉伸强度、屈服点、屈服强度和其它拉伸性能指标,是材料机械性能试验的基本方法之一,主要用于检验材料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和研究材料的性能。
拉伸试验在材料试验机上进行,而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试验机,主要应用于金属及非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但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无法直接测定试验材料的伸长率,需要加配引伸计。传统的接触式引伸计量程精度低,操作繁琐,而视频引伸计虽然解决了接触式引伸计的问题,但成本十分高昂,量程普遍较小。此外,无论是接触式引伸计亦或是视频引伸计,其量程均是固定的,并且必须要配合相应的系统才能运行,因而缺乏足够的灵活性,难以满足对不同材料的拉伸试验需求。
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方便可靠材料应变测试装置,用较低的成本解决传统接触式引伸计所存在的问题,同时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可直接在原有材料试验机的系统上使用,测量量程能根据测量需求调整,满足对不同材料的拉伸试验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材料应变测试装置。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至少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材料应变测试装置,其包括夹具组件、滑轨组件以及微型激光位移传感器组件;
所述夹具组件包括第一夹具部、第二夹具部以及夹持反光部,所述第一夹具部中设置有第一夹头,所述第一夹头中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夹具部中设置有第二夹头,所述第二夹头中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夹持反光部包括第一夹持端子以及第二夹持端子,所述第一夹持端子以及所述第二夹持端子的夹持端口上均设置有反光板;
所述微型激光位移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以及第三激光位移传感器;
所述滑轨组件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以及第三滑轨;
其中,所述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设置于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设置于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三激光位移传感器设置于第三滑轨上,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与第一夹头相对设置,以使所述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发射出的激光光路穿过所述第一夹头的第一开口,传输至所述第一夹持端子的反光板,所述第三激光位移传感器与所述第二夹头相对设置,以使所述第三激光位移传感器发射出的激光光路穿过所述第二夹头的开口,传输至所述第二夹持端子的反光板;
所述第三滑轨靠近所述第二夹头一侧设置有上部反光板,所述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发出的激光光路传输至所述上部反光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轨及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一夹具部连为一体;所述第三滑轨与所述第二夹具部连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安装于第一可调式滑动支架,所述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安装于第二可调式滑动支架,所述第三激光位移传感器安装于第三可调式滑动支架,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可调式滑动支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第二滑轨以及第三滑轨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及第三可调式滑动支架均设置有固定螺杆,通过调节所述固定螺杆锁定相应的激光位移传感器于滑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赛西标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赛西标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010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建筑模板抗压强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片状材料折皱回复系数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