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RS232串口线交叉直连类型自动检测和标记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00419.9 | 申请日: | 2019-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1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 发明(设计)人: | 黄用华;郑佳秋;庄未;高振宇;黄美发;钟艳如;孙永厚;匡兵;刘夫云;钟永全;淮旭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R31/68 | 分类号: | G01R31/68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s232 串口 交叉 类型 自动检测 标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RS232串口线交叉直连类型自动检测和标记装置,移动插盘机构包括插盘部件、设置于插盘部件一侧的插口、固接于壳体上用于带动插盘部件沿串口线插入方向前后运动的第一驱动部件;插口为多个,包括至少一个公头插口和至少一个母头插口;移动标记机构包括沿垂直于串口线插入方向作伸缩运动的打标部件、固接于壳体上用于带动打标部件作伸缩运动的第二驱动部件;控制检测电路包括微处理器模块,公头插口、母头插口分别连接至微处理器模块,第一驱动部件的输入端连接至微处理器模块,第二驱动部件的输入端连接至微处理器模块。本实用新型可减少了工作量,并且串口线检测结果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RS232串口线交叉直连类型自动检测和标记装置。
背景技术
RS-232接口符合美国电子工业联盟(EIA)制定的串行数据通信的接口标准,原始编号全称是EIA-RS-232(简称232,RS232)。它被广泛用于计算机串行接口外设连接,连接电缆和机械、电气特性、信号功能及传送过程。串口是嵌入式设备调试开发必备的硬件模块,嵌入式设备最常用的串口协议是RS232,通常RS-232接口以9个引脚(DB-9)或是25个引脚(DB-25)的型态出现,后来IBM的PC机将RS232简化成了9个引脚DB-9连接器,从而成为事实标准。工业控制的RS-232口一般只使用RXD、TXD、GND三条线。但嵌入式设备在硬件设计时,两机通讯,使用的是甲的RXD口与乙的TXD口连接,这就导致了串口线直连和交叉之分。直连串口线指的是串口的2引脚和3引脚即RT和TX引脚是直连对应的,而交叉线指RT和TX引脚是交叉对应的。
但是在市面上的RS232串口线未标明其类型属于直连还是交叉,在使用前还需要确认串口的类型才能使用,目前的区分串口线是交叉还是直连的方法的普遍方法是使用万用表测量串口线一端的引脚2与另一端的引脚2是否短接,是则是直连串口线,否则是交叉串口线,此类方法,首先需要找出串口线两端对应的引脚,然后再对引脚进行检测,工作量巨大繁琐,尤其是在某些串口线上没有标明对应的引脚号的时候,极易出现所找的引脚不正确导致测量错误的情况,并且在测量时手动操作可能导致接触不良,同样影响测量的结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RS232串口线交叉直连类型自动检测和标记装置,用于解决现有串口线类型检测工作量大、繁琐、且易出错的问题。
实现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技术特征为:
一种RS232串口线交叉直连类型自动检测和标记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可与串口线插接配合的移动插盘机构、用于在串口线上进行标记的移动标记机构、以及用于检测串口线类型的控制检测电路;
所述移动插盘机构包括插盘部件、设置于插盘部件一侧的插口、固接于壳体上用于带动插盘部件沿串口线插入方向前后运动的第一驱动部件;所述插口为多个,包括至少一个公头插口和至少一个母头插口;
所述移动标记机构包括沿垂直于串口线插入方向作伸缩运动的打标部件、固接于壳体上用于带动打标部件作伸缩运动的第二驱动部件;
控制检测电路包括微处理器模块,公头插口、母头插口分别连接至微处理器模块,第一驱动部件的输入端连接至微处理器模块,第二驱动部件的输入端连接至微处理器模块。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移动标记机构后方,用于固定插接于插盘部件上的串口线以供打标部件打上类型标记的移动夹持机构;所述移动夹持机构包括沿垂直于串口线插入方向作伸缩运动的夹持部件、固接于壳体上用于带动夹持部件作伸缩运动的第三驱动部件;所述打标部件位于夹持部件和插盘部件之间,第三驱动部件输入端连接至微处理器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夹持机构中夹持部件和第三驱动部件设置为上下两组,每组包括多个水平阵列的夹持部件,每组夹持部件的设置位置和数量与插口匹配;夹持部件指向串口线一端开设卡口,上下两侧夹持部件卡口闭合可将串口线夹持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004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音墙安装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乐谱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