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气分离组件及涡旋压缩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99023.7 | 申请日: | 2019-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6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 发明(设计)人: | 杨泽宇;李庆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兴泽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F04C18/02 |
| 代理公司: | 11315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顾惠忠 |
| 地址: | 528244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顶盖 定涡盘 本实用新型 第二挡板 第一挡板 油气分离组件 涡旋压缩机 挡板 回油通道 油气通道 冷冻油 排气口 空腔 换热器表面 热效率 挡板形成 冷媒 排出 粘附 连通 增设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油气分离组件,其包括定涡盘及顶盖;顶盖设置于定涡盘;定涡盘与顶盖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设有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及第三挡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及第三挡板形成油气通道,定涡盘具有回油通道,顶盖具有排气口,油气通道分别连通回油通道与排气口。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分离组件结构简单,通过增设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及第三挡板,使得冷媒中的气体与冷冻油在排出涡旋压缩机前充分分离,进而限制进入系统的冷冻油量,避免其粘附在系统的换热器表面,从而提高系统的换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油气分离组件及涡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汽车涡旋压缩机运行过程中,气体冷媒由壳体吸气口进入压缩机内部,通过马达间隙然后经轴承座吸气通道进入涡旋压缩腔,压缩后由定涡盘排气口排出涡旋压缩腔,最后经顶盖排气口排出压缩机,但是,此种结构会导致冷媒中包含的冷冻油一同进入系统,冷冻油易粘附在系统的换热器表面,从而影响系统的换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油气分离组件,其包括:定涡盘及顶盖;顶盖设置于定涡盘;定涡盘与顶盖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设有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及第三挡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及第三挡板形成油气通道,定涡盘具有回油通道,顶盖具有排气口,油气通道分别连通回油通道与排气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及第三挡板均设置于定涡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及第三挡板均设置于顶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第一挡板围绕定涡盘的排气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第二挡板围绕第一挡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第三挡板的一侧面朝向第二挡板的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第二挡板的延长线与第三挡板的延长线呈α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α角度大于等于45度,且小于等于135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第三挡板向定涡盘的储油腔倾斜β角度。
本实用新型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上述的油气分离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分离组件结构简单,通过增设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及第三挡板,使得冷媒中的气体与冷冻油在排出涡旋压缩机前充分分离,进而限制进入系统的冷冻油量,避免其粘附在系统的换热器表面,从而提高系统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涡旋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涡旋压缩机的另一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定涡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兴泽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兴泽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990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螺杆式压缩机的立式油气筒
- 下一篇:涡旋压缩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