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提醒喝水的智能水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98570.3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9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邱佳玥;李荣华;陈永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G08B21/2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姜玉蓉;李洪福 |
地址: | 116028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醒 喝水 智能 水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提醒喝水的智能水杯,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该智能水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体由杯体外壳和杯体内部用于容纳水体的内胆组成;杯体内胆上端形成上开口,杯体内胆下部设有与杯体外壳相连通形成容纳控制电路单元的容纳室;控制电路单元包括工控板、检测水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检测水体的液面的位置的液位传感器、提醒水体到达可以饮用水温和单次水体饮用量达到最高峰值的报警单元、为水体加热的加热单元、计算两次喝水之间间隔时间的计时单元和提供电源的电源单元;本水杯可以通过声音和亮灯提醒人们在固定时间进行饮水,在暂时很忙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按键单元消除警报提醒,加热单元可以保持水体固定的温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涉及一种可提醒喝水的智能水杯。
背景技术
人体70%是水,90%的血液是水组成的。而且,水份还可以协助养份的运输、促进新陈代谢、调节体温、润滑关节、保持皮肤的弹性,并将体内的废物排出。由此可知,必须随时补充足够的水分,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运作!人体缺水容易造成肝脏损坏和增加呼吸系统疾病等
但是由于现在人的生活节凑快导致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忘记了喝水,或者水凉了才想来了喝水,这样既浪费了水也可能造成经常喝凉水影响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由于现在人的生活节凑快导致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忘记了喝水,或者水凉了才想来了喝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提醒喝水的智能水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杯体由杯体外壳和杯体内部用于容纳水体的内胆组成;所述杯体内胆上端形成上开口,杯体内胆下部设有与杯体外壳相连通形成容纳控制电路单元的容纳室;所述控制电路单元包括工控板、检测水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检测水体液面的位置的液位传感器、提醒水体到达可以饮用水温和单次水体饮用量达到最高峰值的报警单元、为水体加热的加热单元、计算两次喝水之间间隔时间的计时单元和提供电源的电源单元;所述工控板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报警单元、所述加热单元、所述计时单元和所述电源单元电连接;所述报警单元与所述加热单元、计时单元和所述电源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单元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工控板、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计时单元和所述电源单元电连接,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水温显示单元、喝水次数显示单元和水量显示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单元还包括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为USB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工控板和所述电源单元相连接,所述USB接口设置于杯体外壳侧壁的下部。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单元包括亮灯报警单元和声音报警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单元还包括按键电路,所述按键电路选用型号为74HCT137的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液位传感器均设置在杯体内胆的底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提醒喝水的智能水杯,具有报警单元和计时单元可以通过声音和亮灯提醒人们在固定时间进行饮水,在暂时很忙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按键单元消除警报提醒,该实用新型所包括的加热单元可以保持水体在固定的温度,所述显示单元与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这些结构设计,方便人们了解自己的饮水情况,更有利于身体健康管理,该实用新型还包括USB充电接口,充电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控制电路单元的模块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交通大学,未经大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985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