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98284.7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1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赵英;陈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建信捷轨道交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4 | 分类号: | F24F7/04;F24F13/02;F24F13/28;F24F11/89;A61L9/20;A61L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宋涛 |
地址: | 100032 北京市西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耗 站内 通风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站通风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包括通风组件和调温组件;通风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进风井、进风管、U型管、进风风机、杀菌机构、出风风机、出风主管及出风支管;调温组件包括设置在U型管中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冷媒管;所述冷媒管循环连通地下水池。借此,本实用新型通过通风组件和调温组件;通风组件实现空气的除尘、杀菌并且最终将其分配到地铁站内。调温组件包括利用地下水做为冷媒的散热器;利用地下水常年温度稳定的特点,调节站内供风的温度,降低空调的负荷达到节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站通风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
背景技术
地铁站位于地下,属于封闭区域。运营过程中大量人群聚集,需要干净的空气同时还需要调节站内的温度。目前主要是通过站内的空调实现温度的调节,因此每天耗费大量的能源。虽然新建的地铁站采用了全封闭式的屏蔽门,降低了空调的负荷,但是由于人流量巨大,每天的能耗依然很高。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通过通风组件和调温组件;通风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进风井、进风管、U型管、进风风机、杀菌机构、出风风机、出风主管及出风支管;空气经过除尘、杀菌最终分配到地铁站内。调温组件包括利用地下水做为冷媒的散热器;利用地下水常年温度稳定的特点,调节站内供风的温度,降低空调的负荷达到节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效果显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包括通风组件和调温组件;
所述通风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进风井、进风管、U型管、进风风机、杀菌机构、出风风机、出风主管及出风支管;
所述进风井内设有井内风机;所述进风管上设有一级滤网;所述U型管的底部设有除尘滤网;所述U型管底部的预定位置设有暂存槽;
所述杀菌机构包括杀菌管,所述杀菌管的内壁上均匀环设置若干杀菌器;所述杀菌器的数量至少为3个;所述杀菌管的管径为杀菌管接口的管径的3~5倍;
所述调温组件包括设置在U型管中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冷媒管;所述冷媒管循环连通地下水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所述散热器为风冷散热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所述冷媒管与地下水池之间还连接有循环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所述U型管底部的预定位置设有弧形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所述杀菌器为紫外线灯管或等离子杀菌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所述进风风机与杀菌机构之间还连接有风量调节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所述风量调节机构包括调风管,还包括伸入所述调风管内的挡风板,挡风板还连接驱动去抽动的挡风板气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所述挡风板的顶部设有位置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所述位置传感器为接触式位置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所述出风主管与出风支管采用软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建信捷轨道交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城建信捷轨道交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982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