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坡道地下室施工用的混凝土浇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97241.7 | 申请日: | 2019-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3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 发明(设计)人: | 郑成军;刘刚;黄星;尧荣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 |
| 代理公司: | 11427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娟 |
| 地址: | 10007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浇筑 转轴 连接杆 本实用新型 安装机构 连接板 斜螺纹 轴承座 混凝土浇筑装置 建筑施工领域 固定设置 横向设置 活动贯穿 框架内壁 螺纹连接 外侧设置 限位卡箍 限位开关 转动设置 坡道 传统的 均匀度 内侧壁 支撑板 地下室 卡接 两组 电机 自动化 往返 节约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建筑施工领域的一种无坡道地下室施工用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框架、浇筑桶和安装机构,两组框架两内侧壁均固定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之间转动设置有转轴,一组转轴外表设置有斜螺纹,该组转轴安装连接的框架外侧设置有电机,浇筑桶外侧对应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转轴活动贯穿连接杆,且设置有斜螺纹的转轴与连接杆螺纹连接,安装机构包括连接板和支撑板,连接板靠近框架内壁侧的一侧横向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外侧卡接限位卡箍,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的人工浇筑,节约人力的同时又提高了浇筑效率,此外,整体结构在浇筑时利用限位开关实现往返浇筑,增加了浇筑的均匀度的同时,有提高了其自动化程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无坡道地下室施工用的混凝土浇筑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在框架完成后需要进行混凝土浇筑,而混凝土浇筑指的是将混凝土浇筑入模直至塑化的过程,在土木建筑工程中把混凝土等材料到模子里制成预定形体,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的自由高度不宜超过2m,当超过3m时应采取相应措施。
现有建筑工地多数采用人工进行混凝土浇筑,人工浇筑浪费人力资源,同时浇筑效率低浪费时间,即便部分建筑场地采用了自动化浇筑机构,但是现有市场上的自动化浇筑装置技术不够成熟,自动化程度低,离不开人工辅助监测,依旧造成了人力浪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无坡道地下室施工用的混凝土浇筑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坡道地下室施工用的混凝土浇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建筑工地多数采用人工进行混凝土浇筑,人工浇筑浪费人力资源,同时浇筑效率低浪费时间,即便部分建筑场地采用了自动化浇筑机构,但是现有市场上的自动化浇筑装置技术不够成熟,自动化程度低,离不开人工监测,依旧造成了人力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坡道地下室施工用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框架、浇筑桶和安装机构,所述框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框架两内侧壁均固定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之间转动设置有转轴,一组所述转轴外表设置有斜螺纹,该组所述转轴安装连接的框架外侧设置有电机,且该组转轴安装连接的框架两内侧壁均固定设置有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与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浇筑桶设置于两组框架之间,所述浇筑桶外侧对应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转轴活动贯穿连接杆,且设置有斜螺纹的转轴与连接杆螺纹连接,所述安装机构包括连接板和支撑板,所述连接板靠近框架内壁侧的一侧横向设置有连接块,所述框架内侧壁横向设置有与连接块相互配合的滑槽,所述连接块外侧卡接限位卡箍。
优选的,所述浇筑桶上端设置有入料口,所述浇筑桶下端设置有浇筑管道,所述浇筑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所述浇筑管道与浇筑桶连接端设置有密封圈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通过螺栓与浇筑模板紧固连接,所述支撑板底部设置有减震层,所述减震层优选为现有市场上常用的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输出端贯穿框架侧壁与带斜螺纹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外侧设置有电机保护框,所述电机保护框与框架外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外侧包裹有海绵层,所述连接杆外侧与限位开关接触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卡箍设置有卡槽与连接块相互配合,所述卡箍通过螺栓与连接板外侧壁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可拆卸的安装机构实现对整体在建筑模板上面的安装,利用伺服电机连接驱动结构配合限位开关实现浇筑桶的往返移动对建筑模板进行浇筑,相比传统的人工浇筑,节约人力的同时又提高了浇筑效率,此外,整体结构在浇筑时利用限位开关实现往返浇筑,增加了浇筑的均匀度的同时,有提高了其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972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式吊罐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井壁快速止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