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骑行头盔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97000.2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5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顾丽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丽雯 |
主分类号: | A42B3/28 | 分类号: | A42B3/28;A42B3/10;A42B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梁爱荣 |
地址: | 20008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行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骑行头盔,包括具有穿戴腔体的头盔本体及设置在穿戴腔体腔壁上的内衬,在头盔本体的前额、后壁及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及两个第二出风口,在穿戴腔体腔壁上分别内凹形成有连通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的第一凹槽以及连通进风口与两个第二出风口的两个第二凹槽,进风口、第一凹槽与第一出风口构成第一气流通道,进风口、两个第二凹槽与两个第二出风口分别构成两个第二气流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利于气流流动的第一气流通道与两个第二气流通道,进而在保证头盔本体结构强度及周向保护头部的同时,还可提高头部散热效果,从而有效结合了头盔整体的通风散热性与使用安全性,并具有结构简单与布局合理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骑行护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骑行头盔。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而自行车作为传统的健身方式,在人们生活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追捧。大多数骑行者在骑自行车时通常会戴上头盔,以起到对头部的保护作用。
头盔主要作骑行过程中保护头部的装具,主要由外壳、内衬和悬挂装置三部分组成,其中外壳具有与人体头部相适应的腔体,内衬设置在腔体内,以提高穿戴的舒适性,悬挂装置起到固定作用,当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了较多的改进设计,比如在头盔上增加音响、照明等特征,以不断提高头盔的多功能性。
目前,传统的头盔为提高保护强度,多采用提高外壳强度及衬里填充材料的厚度来实现,这便使得头盔的散热性能较差,比如摩托车头盔等;主流的头盔是在头盔顶部开有通风孔,或者头盔本体就完全由异形条状或网孔状组合构成,但上述通风孔的设置或孔状组合结构虽然提高了头盔的透气或通风散热效果,但使得头盔的结构强度受到较大影响,且不能对头部形成整体的周向的保护,其使用安全性不佳。
因此,设计一种兼具通风散热性与使用安全性良好的头盔,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具有通风散热性,又具有使用安全性,且结构简单,布局合理的新型骑行头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骑行头盔,包括具有穿戴腔体的头盔本体以及设置在穿戴腔体的腔壁上的内衬,在所述头盔本体上分别设有进风口、第一出风口以及两个第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头盔本体的前额处,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头盔本体的后壁,所述两个第二出风口设置在头盔本体的两个侧壁上;
所述穿戴腔体的腔壁上分别内凹形成有连通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的第一凹槽以及连通进风口与两个第二出风口的两个第二凹槽;
所述进风口、第一凹槽与第一出风口构成第一气流通道,所述进风口、两个第二凹槽与两个第二出风口分别构成两个第二气流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呈长条孔状,且所述长条孔状进风口沿头盔本体的横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长条孔的竖向投影长度为头盔本体的竖向投影最大宽度的50%-70%。
进一步地,所述内衬设置在第一气流通道及第二气流通道以外的穿戴腔体内壁上,且内衬具有若干个大小形状不同的凸块;
所述若干凸块的表面形成与头部之间的接触面,相邻凸块之间形成间隙空间,设置该间隙空间有利于空气或气流的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第二气流通道以头盔本体的纵向中心面呈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包括两个位于穿戴腔体顶部的相互交叉的槽体,且两个槽体交叉形成X字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断面均呈弧形状。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骑行头盔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丽雯,未经顾丽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970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电器通电检测装置
- 下一篇:双极性电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