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除稀硝酸生产尾气中氮氧化物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96321.0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1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昌会;巩国顺;任晓冬;林芝;朱青山;徐延民;张进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78;B01D53/86;B01D53/90;B01D53/56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6701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除 硝酸 生产 尾气 氧化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硝酸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除稀硝酸生产尾气中氮氧化物的装置。所述脱除稀硝酸生产尾气中氮氧化物的装置,包括蒸氨器以及依次连接的吸收塔、尾气分离器、二次空气冷却器、预热器、高温气气换热器、氨转化还原反应器和排气筒,吸收塔的下部进口连接有尾气输送管路;蒸氨器的下部进口连接有液氨输送管路,蒸氨器的顶部出口连接有氨气输送管路,氨气输送管路的输出端位于高温气气换热器与氨转化还原反应器间的管路上;排气筒的上部设有蒸汽喷淋头,蒸汽喷淋头的顶部进口与蒸汽输送管路相连接;排气筒的下方设有排酸槽,且排气筒和排酸槽通过排酸管路连通。本实用新型装置可对氮氧化物的吸收,有效控制了氮氧化物的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硝酸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除稀硝酸生产尾气中氮氧化物的装置。
背景技术
以液氨为原料生产稀硝酸工艺的尾气中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为吸收塔未参与反应的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气体在吸收塔被脱盐水吸收后,尾气中残余的氮氧化物主要是硝酸、亚硝酸及氮氧化物气体,氮氧化物气体以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为主,一氧化氮易氧化为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分解为二氧化氮,亚硝酸有很强的氧化性及还原性,易分解为水和三氧化二氮,后者又会分解成二氧化氮和一氧化二氮。
氮氧化物的排放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结合最终会转化成硝酸和硝酸盐,硝酸是酸雨的成因之一,它与其它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光化学烟雾污染。酸雨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建筑设施都有直接和潜在的危害。酸雨可使儿童免疫功能下降,慢性咽炎、支气管哮喘发病例增加,同时可使老人眼部、呼吸道患病率增加。酸雨还可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特别是小麦,在酸雨影响下,可减产13%至34%。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导致蛋白质含量和产量下降。酸雨对森林和其他植物危害也较大,常使森林和其他植物叶子枯黄、病虫害加重,最终导致大面积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脱除稀硝酸生产尾气中氮氧化物的装置。该脱除稀硝酸生产尾气中氮氧化物的装置对可有效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脱除稀硝酸生产尾气中氮氧化物的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吸收塔、尾气分离器、二次空气冷却器、预热器、高温气气换热器、氨转化还原反应器、排气筒,吸收塔的下部进口连接有尾气输送管路;
还包括蒸氨器,蒸氨器的下部进口连接有液氨输送管路,蒸氨器的顶部出口连接有氨气输送管路,氨气输送管路的输出端位于高温气气换热器与氨转化还原反应器间的管路上;
排气筒的上部设有蒸汽喷淋头,蒸汽喷淋头的顶部进口与蒸汽输送管路相连接,蒸汽输送管路的另一端与中压蒸汽管道相连;排气筒的下方设有排酸槽,且排气筒和排酸槽通过排酸管路连通。可更好的吸收尾气中残留的氮氧化物,进入排气筒内的尾气自下而上流动,与顶部蒸汽喷淋头出来的中压蒸汽逆流接触,中压蒸汽通过与尾气换热冷凝成含有氮氧化物的冷凝液,积存在排气筒底部然后排出。
优选的,所述氨转化还原反应器与排气筒之间的管路上设有透平机;从氨转化还原反应器出来的高温尾气,通过透平机膨胀做功回收能量,实现了节能减排,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优选的,所述氨转化还原反应器的底部出口所连接的管路末端分为两个支路,一个支路通过第一调节阀与透平机的进口端相连,另一支路分通过第二调节阀与排气筒的进口端相连,透平机出口端连接管路的末端位于第二调节阀与排气筒间的管路上;为了保护透平机,当透平机正常运行时,第一调节阀处于全开状态,第二调节阀处于关闭状态,当透平机停机后,第一调节阀切换至关闭状态,第二调节阀切换至全开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阀与排气筒间的管路上还设有消音器;消音器可以将尾气消音后再放空,减少了噪音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963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熔胶喷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预填孔的印刷电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