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鼻肠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94902.0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50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陈一奇;林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一奇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徐锟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肠管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鼻肠管。针对现有推送容易的鼻肠管装配困难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鼻肠管,包括:一导管、一刚性体、一弹性体,所述弹性体设于所述导管前端,所述弹性体设在所述刚性体外,所述导管与所述弹性体密封连接,所述刚性体具有流线型的前端部,所述前端部向后端延伸形成凸部,所述凸部插入所述吸液通道中,所述凸部与所述吸液通道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其刚性体后端具有凸部,凸部插入导管的吸液通道中并密封,刚性体与导管间的装配容易;刚性体凸部的设置,增加了刚性体和导管连接处的刚性,可以有效防止导管推进过程中二者连接处的弯曲等变形,导管推进更加顺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鼻肠管。
背景技术
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肠腔内容物通过障碍,称之为肠梗阻。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急症,病情复杂多变,主要临床表现有四大症状:痛、呕、胀、闭。吸出肠道内液体,可以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进而能够减少肠腔内的细菌和毒素,改善肠壁血循环,有利于改善局部病变和全身情况,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方法之一。吸出肠道内液体,通常通过鼻肠管实现。
授权公告号为CN 205729960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鼻肠管,包括用以插入胃肠的导管,导管前端顶部设置具有一定刚度的金属体,金属体的形状呈流线型,在金属体外面罩设一层具有一定弹性的柔性膜,金属体用能对磁场产生感应的材料制成。该实用新型公开的鼻肠管,其金属体形状呈流线型并且金属有刚性不易折弯,流线型降低推送的阻力,在金属体外包覆一层柔性膜,表面柔软,从而在推送导管前行时,导管前端有一定硬度的同时有一定的弹性,不易损伤胃肠粘膜;利用磁场以及引导丝带动导管移动,使得移动过程更加顺畅、快速。但是,该方案导管与金属体间依靠端面连接,鉴于导管为高分子材料制造,粘结不易,装配困难,且连接不稳定;此外,引导丝与金属体端面接触,无固定支撑点,类似关节,影响鼻肠管整体的刚性,不易推送。
此外,现有的肠鼻肠管,管腔数量不一,最常见为单腔,也有两腔以上的;但各腔功能主要用于吸液,由于吸液过程中,使得肠内存在负压,肠道以及其他体内的组织结构容易堵塞吸口和小孔,吸液效果差,需要反复操作,甚至还可能吸破血管或损伤脏器,进而会给病人带来不适,同时造成操作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推送容易的鼻肠管装配困难的不足,提供一种鼻肠管,在保证推送容易的前提下降低装配难度。进一步地,在吸出肠内积液时,能够确保肠内压力平衡,避免负压对胃肠粘膜吸附堵塞吸口以及损害脏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鼻肠管,所述鼻肠管包括:
一导管,所述导管具有柔性,所述导管中形成一用于从肠内吸液的吸液通道以及一气液通道,所述吸液通道与气液通道相互隔离,所述吸液通道前端侧壁具有至少一个吸液入口;
一刚性体,所述刚性体设于所述导管前端;
一弹性体,所述弹性体设于所述导管前端,所述弹性体设在所述刚性体外,所述导管与所述弹性体密封连接,所述刚性体与所述弹性体之间具有空隙并形成气液腔室,所述气液腔室与所述气液通道相连通;
所述刚性体具有流线型的前端部,所述前端部向后端延伸形成凸部,所述凸部插入所述吸液通道中,所述凸部与所述吸液通道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一奇,未经陈一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949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氧气和雾化吸入组合管
- 下一篇:热泵式饮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