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树施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93166.7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7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史德林;李园莉;许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茗苑茶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C15/12 | 分类号: | A01C15/12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刘文艳 |
地址: | 212404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树 施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树施肥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底部设有万向轮,底板的顶部右侧固接有手推杆,底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固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左侧固接有电机箱,电机箱的内腔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顶部动力输出端套接主动轮,底板的顶部左侧活动连接有丝杆,连接板的底部中心固接有肥料箱,连接板的顶部左侧开有进料口,连接板的顶部中心固接有输出电机,肥料箱的底部中心处固接有出料管。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人工挖沟的方式容易破坏茶树的根基,且工作效率较低,传统的施肥方法落后,费时费力,并且对于茶树肥料播撒的不均匀,不适应复杂的环境和各种肥料的播撒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树施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树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茶树的种植过程中,茶树的施肥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现有的施肥一般是采用人工挖沟的方式,然后将肥料放在沟里,再将泥土回填覆盖在肥料上。工人在用锄头挖沟时,需要多次挥动锄头,容易将茶树的枝丫挖断,从而影响茶树的生长;且工作效率较低,传统的施肥方法落后,费时费力,并且对于茶树肥料播撒的不均匀,不适应复杂的环境和各种肥料的播撒,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茶树施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树施肥装置,解决了人工挖沟的方式容易破坏茶树的根基,且工作效率较低,传统的施肥方法落后,费时费力,并且对于茶树肥料播撒的不均匀,不适应复杂的环境和各种肥料的播撒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茶树施肥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底板的顶部右侧固接有手推杆,所述底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左侧固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腔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顶部动力输出端套接主动轮,所述底板的顶部左侧活动连接有丝杆,且丝杆的顶部贯穿支撑板的内腔,所述丝杆的顶部套接有从动轮,且从动轮与主动轮啮合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部右侧固接有滑杆,且滑杆的顶部与支撑板底部右侧相固接,所述丝杆的上端外壁套接有连接板,且滑杆贯穿连接板的右侧内腔,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中心固接有肥料箱,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左侧开有进料口,且进料口与肥料箱相连通,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中心固接有输出电机,所述肥料箱的内腔中心设置有搅拌杆,且搅拌杆的顶部与输出电机的底部动力输出端相固接,所述搅拌杆的外壁固接有搅拌叶片,所述肥料箱的底部中心处固接有出料管。
前述的一种茶树施肥装置,所述丝杆与底板和支撑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转动轴承。
前述的一种茶树施肥装置,所述搅拌叶片设置有多组,且搅拌叶片沿着搅拌杆的外壁从上到下依次呈阵列状排布。
前述的一种茶树施肥装置,所述出料管的底部开有斜坡,所述斜坡的角度为50-60度。
前述的一种茶树施肥装置,所述出料管的内腔与肥料箱的内腔连接处设置有电磁阀。
前述的一种茶树施肥装置,所述底板的内腔中心处开有让位槽,且让位槽位于出料管的正下方。
前述的一种茶树施肥装置,所述手推杆的顶部右侧外壁设有防滑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茗苑茶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茗苑茶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931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击针平移式手枪的手动保险机构
- 下一篇:一种茶树肥料防结块用破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