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臭氧水混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92375.X | 申请日: | 2019-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8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 发明(设计)人: | 鲁建湘;张能;沈选举;叶秀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优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3/04 | 分类号: | B01F3/04;B01F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盘管 混合腔 扩散腔 臭氧 气体扩散板 出水口 底座 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 进水口 壳体 腔体 臭氧水混合装置 微纳米气泡 臭氧气泡 初步混合 腔体分隔 臭氧水 螺旋形 溶解度 打散 体内 封闭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臭氧水混合装置,包括壳体、底座、气体扩散板和螺旋形的盘管;所述壳体和底座配合形成封闭的腔体,所述气体扩散板设置在该腔体内并将该腔体分隔为位于上部的混合腔、以及位于下部的扩散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扩散腔相连通的进气口,该腔体上设置有与混合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盘管与出水口相对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臭氧通过进气口进入扩散腔,水通过进水口进入混合腔,臭氧通过气体扩散板进入扩散腔并形成气泡,水和臭氧在混合腔内初步混合,然后通过出水口进入盘管,在盘管内再次混合,在盘管的作用下臭氧气泡被打散呈较小的微纳米气泡,有效提高了臭氧的溶解度,提高了生成的臭氧水的浓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氧水制备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臭氧水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卫生、环境、健康的要求日益迫切,但是,目前种植瓜果、蔬菜基本上都是采用化肥和农药在植物上喷洒,使果蔬成熟后其表面仍可能有部分有毒有机物残留,在食用前若不能有效地将这些残留物彻底清除,食用后在人体内将逐步形成慢性积累,时间长久对人体产生危害;同时各种肉类会有大量沙门细菌,用水冲洗会导致细菌四溅,污染了餐具上可能会导致疾病。
目前比较常见的方式是通过臭氧水进行消毒、清洗,现有的装置制备的臭氧水一般是通过臭氧直接溶于水产生臭氧水,通过该方式形成的臭氧水溶解度较低,消毒清洗效果较差,具有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一种臭氧水混合装置,臭氧通过气体扩散板进入混合腔内与水进行初步混合,然后进入盘管内进行再次混合,通过两次混合有效提高了臭氧的溶解度,提高了生成了臭氧水的浓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臭氧水混合装置,包括壳体、底座、气体扩散板和螺旋形的盘管;
所述壳体和底座配合形成封闭的腔体,所述气体扩散板设置在该腔体内并将该腔体分隔为位于上部的混合腔、以及位于下部的扩散腔;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扩散腔相连通的进气口,该腔体上设置有与混合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盘管与出水口相对接。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体扩散板水平横置于腔体内,被固定夹持于壳体与底座之间。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与底座的配合端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臭氧通过进气口进入扩散腔,水通过进水口进入混合腔,臭氧通过气体扩散板进入扩散腔并形成气泡,水和臭氧在混合腔内初步混合,然后通过出水口进入盘管,在盘管内再次混合,在盘管的作用下臭氧气泡被打散呈较小的微纳米气泡,有效提高了臭氧的溶解度,提高了生成的臭氧水的浓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臭氧水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臭氧水混合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1、壳体;11、混合腔;12、进水口;13、出水口;2、底座;21、扩散腔;22、进气口;3、气体扩散板;4、盘管;5、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优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优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923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