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LC叠绕降漏感变压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92294.X | 申请日: | 2019-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3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 发明(设计)人: | 刘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兴通力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27/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绕线组 本实用新型 绕装 三重绝缘线 变压器技术领域 电源转换效率 变压器漏感 漏感变压器 工艺结构 涡流损耗 杂散磁场 叠绕 绕制 变压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LLC叠绕降漏感变压器,包括第一绕线组、第二绕线组、第三绕线组、三重绝缘线和骨架,三重绝缘线包裹在骨架上,第一绕线组绕装在骨架的上部,第二绕线组绕装在骨架的中部,第三绕线组绕装在骨架的下部。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变压器绕制工艺结构的调整,降低变压器漏感、杂散磁场、涡流损耗、临近效应,从而提高电源转换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LLC叠绕降漏感变压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高压电源的市场中,一方面有许多是采用传统的硬开关变换模式,工作频率越高,其开关损耗越大,转换效率越低。同时,开关管在工作时会产生很大的di/dt和du/dt,使电磁干扰增加,影响电源周围设备的正常工作,特别是对于大功率高压电源而言,上述现象尤为突出;另一方面,对于共地的DC/DC大功率高压电源来说,由于输入电流大,输出功率高,输入、输出及控制部分等在电路中直接相通,其工作时,自身控制部分很容易受到功率电路等的串扰,造成环路的自激或谐波增加等现象,从而导致电源的性能指标下降。
因此,对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LLC叠绕降漏感变压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LLC叠绕降漏感变压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LLC叠绕降漏感变压器,包括第一绕线组、第二绕线组、第三绕线组、三重绝缘线和骨架,所述三重绝缘线包裹在骨架上,所述第一绕线组绕装在骨架的上部,所述第二绕线组绕装在骨架的中部,所述第三绕线组绕装在骨架的下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绕线组、第二绕线组和第三绕线组均通过高温胶带绑住。
优选地,所述骨架还连接有多个固定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绕线组、第二绕线组和第三绕线组的出线端均套装有热缩管。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采用环氧树脂板材料。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变压器绕制工艺结构的调整,降低变压器漏感、杂散磁场、涡流损耗、临近效应,从而提高电源转换效率。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绕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绕组骨架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原理图。
附图标记:1、骨架;2、第一绕线组;3、第二绕线组;4、第三绕线组;5、固定板;6、进线端;7、出线端;8、热缩管;9、高温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所示,一种LLC叠绕降漏感变压器,包括第一绕线组2、第二绕线组3、第三绕线组4、三重绝缘线和骨架1,所述三重绝缘线包裹在骨架1上,所述第一绕线组2绕装在骨架1的上部,所述第二绕线组3绕装在骨架1的中部,所述第三绕线组4绕装在骨架1的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绕线组2、第二绕线组3和第三绕线组4均通过高温胶带9绑住。5
进一步的,所述骨架1还连接有多个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采用环氧树脂板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绕线组、第二绕线组和第三绕线组的出线端均套装有热缩管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兴通力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兴通力电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922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组合体
- 下一篇:一种变压器骨架及变压器及电源板及显示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