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渗滤液无毒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91787.1 | 申请日: | 2019-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5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峰;卢飞挺;高欢欢;万士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世茂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F23G7/0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厌氧反应器 超滤管 鼓风机 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 垃圾渗滤液 初沉池 调节池 焚烧室 排放管 臭气 沼气 垃圾处理技术 封闭式设计 处理系统 大气环境 焚烧处理 厌氧发酵 依次串联 直接排放 渗滤液 超滤 排出 无毒 人群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无毒处理系统,呈封闭式,包括过滤器、初沉池、调节池、厌氧反应器、A/O反应池、超滤管、排放管、焚烧室和鼓风机,所述过滤器、初沉池、调节池、厌氧反应器依次串联并均与焚烧室相连,所述A/O反应池连接于厌氧反应器和超滤管之间,所述鼓风机连接于A/O反应池的一侧将空气输入至A/O反应池中,渗滤液经超滤管超滤后从排放管排出。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封闭式设计,将垃圾渗滤液自身具有的臭气以及其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加以集中焚烧处理,以此避免臭气以及沼气直接排放至空气中,减少了对大气环境和人群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无毒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为垃圾中因动植物有机质腐烂、变质、发酵而渗滤出来的污水,是垃圾处理过程产生的二次污染物。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主要为水质复杂、有机物浓度高、金属含量高、水质变化大、氨氮含量高、营养元素比例失调(主要是C、N、P的比例失调)等,目前已经成为地下水最重要的污染源。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亲睐采用生物法进行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如UASB厌氧工艺、A/O工艺等。然而,垃圾渗滤液本身具有较强烈的恶臭气味,因此在处理过程中也会有臭气产生,若不进行处理则会对周边的大气环境和人群造成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无毒处理系统,在处理垃圾渗滤液过程中能够对臭气集中处理,减少垃圾渗滤液对周边大气环境和人群的不良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垃圾渗滤液无毒处理系统,呈封闭式,包括过滤器、初沉池、调节池、厌氧反应器、A/O反应池、超滤管、排放管、焚烧室和鼓风机,所述过滤器、初沉池、调节池、厌氧反应器依次串联并均与焚烧室相连,所述A/O反应池连接于厌氧反应器和超滤管之间,所述鼓风机连接于A/O反应池的一侧将空气输入至A/O反应池中,渗滤液经超滤管超滤后从排放管排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垃圾渗滤液首先经过过滤器过滤掉大的颗粒物和纤维性物质,然后进入初沉池进行沉淀,经沉淀后的污水进入调节池均质均量,随后进入厌氧反应器,在去除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后,将污水运输至A/O反应池,污水首先进入A池(缺氧池),在缺氧条件下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碳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在脱氮的同时降低了有机负荷,并补充了后续硝化反应的碱度,同时部分悬浮污染物被吸附并分解,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随后污水通过推流进入O池(好氧池),在好氧条件下残余的有机物被进一步降解,同时硝化菌将污水中的氨氮氧化为硝酸盐氮,再回流至A池进行反硝化脱氮。经A/O处理后出水进入超滤膜进一步去除大分子COD、悬浮物等污染物,最终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标准。
在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系统呈封闭式设计,再将垃圾渗滤液本身具有的臭气以及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集中输送至焚烧室中加以燃烧,生成对大气污染较小的二氧化碳和水,以此避免臭气以及沼气直接排放至空气中,减少了对大气环境和人群造成不良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器、初沉池、调节池以及厌氧反应器与所述焚烧室之间连接有一引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风机的设置方便过滤器、初沉池、调节池以及厌氧反应器中的气体能快速导向的输送至焚烧室中,有效加快了废气处理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垃圾渗滤液无毒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储池,所述过滤器、初沉池、厌氧反应器和A/O反应池均与所述污泥储池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初沉池产生的无机污泥、厌氧系统和好氧系统生物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污泥,排入至污泥储池中,方便对污泥的集中处理,提高操作人员对污泥的处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污泥储池的一侧连接有一脱水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世茂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世茂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917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黑臭水体应急处理一体化设备
- 下一篇: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