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组合式连墙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88000.6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6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波;徐涛;李生博;张巍;付聪;张超;李珊;宋杰;吴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5/04 | 分类号: | E04G5/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武汉市沌口经济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利用 组合式 连墙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组合式连墙件。该连墙件包括螺纹杆、螺母、刚性垫片和钢管,其中,所述螺纹杆的一端插入并穿过结构构件所预留的对穿螺杆眼,在结构构件两侧的螺纹杆上分别设置刚性垫片和螺母,以实现螺纹杆的固定;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上套装有钢管,所述钢管的位置可调节,钢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刚性垫片,刚性垫片的外侧均设有螺母,以实现钢管的固定;另外,所述钢管上设置扣件,用于与相近的脚手架立杆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广,操作简易,避免了传统连墙件在装饰装修过程中反复拆除反复还原连接,同时该实用新型可以调节控制钢管脚手架的垂直度,拆装方便,实现回收循环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组合式连墙件。
背景技术
传统建筑工程脚手架采用的连墙件与结构的连接方式多为与预埋的钢筋、钢管等连接,在连墙件拆除时需要对这些预埋件进行割除,且部分预埋发生偏位后很难再更改位置,造成了人工和材料的浪费。同时,在装饰装修过程中传统连墙件的设置大大影响诸如栏杆安装等其他分项工程的施工作业,需要反复拆除反复还原连接,造成了人工浪费,增加了管理协调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组合式连墙件,该组合式连墙件构造简单,拆装方便,可调节控制钢管脚手架的垂直度,能循环利用,可满足不同位置连接的需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组合式连墙件,包括螺纹杆1、螺母2、刚性垫片3和钢管4,其中,所述螺纹杆1的一端插入并穿过结构构件5所预留的对穿螺杆眼,在结构构件两侧的螺纹杆1上分别设置刚性垫片3和螺母2,以实现螺纹杆1的固定;所述螺纹杆1的另一端上套装有钢管4,所述钢管4的位置可调节,钢管4的两端分别设有刚性垫片3,刚性垫片3的外侧均设有螺母2,以实现钢管4的固定;另外,所述钢管4上设置扣件,用于与相近的脚手架立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墙件两端伸出混凝土墙体长度大于1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广,操作简易,避免了传统连墙件在装饰装修过程中反复拆除反复还原连接,同时可调节控制钢管脚手架的垂直度,拆除方便,可实现循环利用,大大节省了人工和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组合式连墙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组合式连墙件结构使用过程中示意图。
图中所示:1、螺纹杆,2、螺母,3、刚性垫片,4、钢管,5、结构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2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组合式连墙件,包括螺纹杆1、螺母2、刚性垫片3和钢管4。
其中,所述螺纹杆1的一端插入并穿过结构构件所预留的对穿螺杆眼,在结构构件两侧的螺杆件1上分别设置刚性垫片3,使刚性垫片3紧贴结构构件无缝隙,然后分别设置螺母2在结构构件两侧进行固定。
所述的钢管4穿过螺纹杆1的另一端,钢管4两端分别设有刚性垫片3,刚性垫片3外侧均设有螺母2,在螺纹杆1上可调整钢管4、两端刚性垫片3及螺母2的位置,确保钢管4与外脚手架立杆相近;上述位置调整完成后,使两侧的刚性垫片3紧贴钢管4两端,分别紧固位于螺纹杆1上刚性垫片3外侧的螺母2,从而固定钢管4的位置。
另外,钢管4上设有扣件,可用于连接相近外脚手架立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80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翻板式理瓶装置
- 下一篇:一种OLED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