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污水生物反应及膜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87638.8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3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方志斌;贺志勇;毛腾芳;彭云波;石春芬;徐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湘牛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水箱 转轴 进水口 污水 电机 顶端中间部位 本实用新型 大颗粒杂质 底座上表面 螺旋搅拌叶 膜净化装置 较大杂物 污水生物 转动连接 电机轴 过滤板 净化箱 塑料袋 底座 内腔 轴承 转动 穿过 阻挡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污水生物反应及膜净化装置,包括底座、集水箱和净化箱,所述底座上表面一侧设置有集水箱,集水箱顶端一侧设置有进水口,且集水箱顶端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轴部连接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底部穿过集水箱并延伸至集水箱内腔,第一转轴通过轴承与集水箱转动连接,使用时,通过进水口将污水排进集水箱中,启动第一电机,使得第一转轴带动螺旋搅拌叶转动,从而将污水中的塑料袋等较大杂物卷起来,避免流入集水箱底部,并通过设置过滤板使得较大颗粒杂质被阻挡开来,使得污水流入集水箱底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净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污水生物反应及膜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污水生物处理器一般采用生物处理单元与二沉池结合的方式,可以基本实现对工业污水的处理。
然而传统的污水生物处理器的缺陷也是十分明显。最重要的是:1.污水处理器内部空气得不到很好的分散,导致微生物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很差;2.处理之后的污水得不到精细的过滤,残渣较多,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污水生物反应及膜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污水生物反应及膜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污水生物反应及膜净化装置,包括底座、集水箱和净化箱,所述底座上表面一侧设置有集水箱,集水箱顶端一侧设置有进水口,且集水箱顶端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轴部连接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底部穿过集水箱并延伸至集水箱内腔,第一转轴通过轴承与集水箱转动连接,第一转轴侧壁设置有螺旋搅拌叶,所述集水箱内腔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设置于第一转轴下方,所述集水箱底部设置有水管,水管通过水泵连接净化箱,且水管的出水口设置于净化箱顶端一侧,所述净化箱内腔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下方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与净化箱内壁相连接,所述净化箱侧壁设置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表面设置有与净化箱内腔相连通的空气压缩机,所述净化箱底部一侧设置有排水管,且净化箱底部另一侧连接有膜净化器,膜净化器设置有出水口和循环管道,循环管道连接净化箱顶端侧壁;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净化箱一侧壁设置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轴部连接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延伸至净化箱内腔,且第二转轴套设有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设置于净化箱外侧,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套设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延伸至净化箱内腔并与第二转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均通过轴承与净化箱转动连接,且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均套设有两个搅拌叶。
使用时,通过进水口将污水排进集水箱中,启动第一电机,使得第一转轴带动螺旋搅拌叶转动,从而将污水中的塑料袋等较大杂物卷起来,避免流入集水箱底部,并通过设置过滤板使得较大颗粒杂质被阻挡开来,使得污水流入集水箱底部,启动水泵将污水抽进净化箱中,启动第二电机,并开启空气压缩机,使得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转动,从而使得搅拌叶对污水进行搅拌,使得通入净化箱内的压缩空气被搅拌开来,从而使得空气分散均匀,利于污水的生物处理,通过设置的过滤网对污水进行了再次的过滤,并通过膜净化器,将污水进行精细化过滤。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叶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通孔,且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上的饿搅拌叶错开分布。
通过搅拌叶设置的通孔,使得压缩空气被搅拌的更加均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板倾斜设置,所述集水箱侧壁位于过滤板最低处设置有排污口。
通过过滤板倾斜设置,便于将杂质从集水箱中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水箱内腔底部设置有隔泥罩,所述水管进水口处设置于隔泥罩内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湘牛环保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湘牛环保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76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工矿企业复合式废水及废气联合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