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触头组件及使用其的牵引车辆用直流电磁接触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87351.5 | 申请日: | 2019-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91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 发明(设计)人: | 陈考全;陆均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立新电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50/54 | 分类号: | H01H50/54;H01H50/56;H01H50/3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沈栋栋 |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触头座 触头 动触头杆 直流电磁接触器 本实用新型 触头组件 牵引车辆 压力弹簧 电弧 合闸 良好接触 使用寿命 转动连接 静触头 灭弧 正对 损伤 保证 | ||
1.一种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动触头和静触头相正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动触头座,所述动触头座的一端与所述动触头固定连接;
动触头杆,所述动触头杆的一端与所述动触头座的中部转动连接;
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抵设于所述动触头杆与所述动触头座的另一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杆上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动触头座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压力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设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触头罩,所述动触头罩罩设于所述动触头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杆的一端与所述动触头座的中部通过圆柱销转动连接。
5.一种牵引车辆用直流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任一所述的触头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牵引车辆用直流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外壳,所述动触头杆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动触头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的下端转动连接;
上母排,所述上母排的一端伸入所述外壳的一侧的上端,所述静触头与所述上母排的一端连接;
下母排,所述下母排的一端伸入所述外壳的一侧的下端;
电磁组件,所述电磁组件设于所述外壳的另一侧;
驱动杆,所述驱动杆活动设于所述电磁组件内,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伸入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动触头杆的中部转动连接;
抵压弹簧,所述抵压弹簧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抵压弹簧抵设于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外壳的一侧之间;
柔性软连接,所述柔性软连接的一端与所述下母排的一端连接,所述柔性软连接的另一端与所述动触头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牵引车辆用直流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灭弧罩,所述灭弧罩设于所述外壳的上端,所述灭弧罩位于所述静触头和所述动触头的正上方;
两吹弧线圈组件,所述吹弧线圈组件分别设于所述灭弧罩的外侧的两侧,所述吹弧线圈组件位于所述灭弧罩的下端;
一栅片组件,所述栅片组件设于所述灭弧罩的内侧,所述栅片组件位于所述灭弧罩的上端,两所述吹弧线圈组件分别通过引弧角与所述栅片组件的两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牵引车辆用直流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栅片组件包括若干电离栅片,若干所述电离栅片设于所述灭弧罩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若干所述电离栅片相互平行设置,若干所述电离栅片相正对,位于灭弧罩的两侧的所述电离栅片分别通过所述引弧角与两所述吹弧线圈组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牵引车辆用直流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电离栅片的上端分别处于同一第一平面上,若干所述电离栅片的下端分别处于同于第二平面上,两相邻所述电离栅片呈等间距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牵引车辆用直流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组件包括电磁铁和动铁芯,所述电磁铁设于所述外壳的另一侧,所述动铁芯活动设于所述电磁铁内,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动铁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立新电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立新电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735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保持继电器
- 下一篇:一种载流能力强的磁保持继电器





